1900年,周达在扬州与包墨芬,佘雨东等创立知新算社,积极主张吸取外国先进数学。同年受该社委托,东渡日本,进行数学调查。日本著名数学家上野清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三上义夫有关四元数的一部日文译稿赠送给他。回国后,撰写《调查日本算学记》一书,于1903年石印出版。
周家在扬州经营盐业,经理人则是周氏的一门姻亲,凭票运盐,按制养有兵丁,运销海盐,有一套传统的经营方式。1906年5月,父周学海病故,周达分得遗产5万元,按股参与盐业的分成。辛亥革命爆发后,他避居上海,“于沪西买地5亩,结庐筑园杂植松栝樱棠”。住在上海西摩路一座三面临马路、日本式的大花园里。1934年11月,因子女升学或结婚,便卖掉大房而迁入小洋楼,16日夜写了将移居的诗。
20年代初,他与任鸿隽、胡明复等发起创办中国科学社,他与南通张骞同被推为中国科学社名誉社长,任鸿隽为会长,30年代初,又将自藏的各国数学书籍捐赠该社明复图书馆,因收罗鸿富,该社特辟“美权算学图书室”。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即美权算学图书室)成立,胡敦复被推选为会长,周达等9人当选为理事。
周达是我国20世纪初著名的数学家,他热心提倡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注意加强中日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对初等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成果。
几何方面:在《平圆互容新义》中,用二次曲线的轨迹来解几何作图问题,先提出关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轨迹的三条定理,然后用它们来解相关平面几何作图题。
级数方面:在《垛积新义》和《垛积余义》中,他推广了李善的结果,提出三个公式,得到了三类垛积函数的展开式,及系数公式。他还解释了《招差术解》用微积分得到求乘方垛的公式,并对不定积分中加积分常数(c)的道理作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