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8月,周馥到保定走马上任,出任直隶布政使。那时法国兵尚未退走,督府衙门经此战乱已颓败不堪,房屋无门窗,无板壁,仅剩数根柱子支撑着断垣残瓦。面对此景,他戏撰一联云:“山有盗,野有匪,城有洋兵,何时是化日光天气象;库无银,档无册,房无书吏,全凭我空拳赤手指挥。”
然而周馥不愧为李鸿章的第一幕僚,“于洋务、商务,均能相度机宜,随同悉心筹画,有裨时局”(李鸿章语),“北洋新政,称盛一时,馥赞画为多”(《清史稿·周馥传》)。他亲手创办的“新政”有:天津电报官局、北洋电报学堂、北洋水师学堂(我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天津工程局、天津武备学堂(我国最早的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机器局、集贤书院、博文书院(自捐银3000两购地,旧址现为海河中学),其中兴修铁路,禀请修筑从胥各庄至阎庄的铁路,以解决运煤困难,“铺设钢轨六十里”,是为中国兴办铁路之始。他办的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近代军事将官,后来著名的“北洋三杰”王士珍、冯国璋和段祺瑞,都是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的学生。从这个角度讲,周老夫子还是北洋军阀的太师爷呢。他的幕僚和学生,代代相因,进入民国后不知几百上千,然而他自己的后代子孙,都没有走“武备”的道路,而是按照“老法”安徽人的传统,走上读书与经商之路。
周馥有6个儿子:周学海、周学铭、周学涵、周学熙、周学渊、周学辉,其中除了周学涵早夭外,其余5个公子均于光绪年间,先后步入仕途。可是他们的兴趣似乎都不在仕途,而是凭借其父在北洋奠定的实业和人事上的基础,加之他们各自的才华,加入了洋务的洪流,其中于国计民生影响最大的是老四周学熙,被后世尊为“北方的实业巨头”,与南方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并称为“南张北周”,开创了周氏家族的新格局。
作者简介:宋路霞,1952年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作家,历史学者。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入伍,1978年从部队转业到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成教院中文系毕业,1991年调该校党委宣传部,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图书馆支部书记。多年致力于近现代家族史、上海地方史、上海洋楼文化的调查、研究和创作。 著有《细说李鸿章家族》、《李鸿章家族》、《盛宣怀家族》、《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上海望族》、《上海的豪门旧梦》、《上海的豪门望族》、《百年儒商——南浔小莲庄刘家》、《百年收藏》、《回梦上海大饭店》、《洋楼沧桑》、《回梦上海老洋房》、 《浮世万象》(孙曜东口述、宋路霞整理),《钱币大师马定祥》、《上海顶级老洋房》、《上海滩名门闺秀》等多种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