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从窗外望去,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像是一幅有着浓烈色彩的西方油画。绿油油的小草成片地铺在大地上,仿佛是无瑕的美玉。一排排的参天大树,犹如站岗的战士,摇曳的树叶跟我们打着招呼。尧渡河绵延流长,阳光照在河面上,粼粼的,我不由想起这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刻,我们沐浴春风,游走在画卷里,沉醉不知。怀着迫切的心情,迈着坚定的步伐,我们走进了周馥故里。
远远的,看到一座古朴的建筑,上面清晰地写着“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踏入接官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跟着讲解员仔细聆听,不知不觉绕厅内转了一圈。
“周馥自少至老,未尝已费学。”周馥八岁的时候入了私塾,后因战乱被迫退学。那年他十八岁,未能得偿所愿走上求学之路,但他从未放弃过读书。他有着严于律己的一生,对于子女的教育更是重视,在他七十五岁高龄,撰写家训以寄训后人。晚年时,亲手抄录《孔子家语》引导后人。他对家风的重视与传承由此可知,他对子孙的呵护与期盼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的呢?
良好的家风家训承载着祖辈对后代殷殷期望,良好的家风家训也是孩童成长的精神沃土。正是有了这良好的家风,周氏一族才会一直创造辉煌。我看到周馥之子——周学熙设计的建筑。亲手抚摸这一根根斑驳的旧柱子,我不禁思考:这一根根墙柱到底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我是不知道的,讲解员也不知道吧。如今依然挺立。虽然它已褪色,横梁也布满裂痕,墙柱千疮百孔,我能想象到它昔日的辉煌。我抚摸了一遍又一遍,久久不忍离去。阳光照射进来,熠熠生辉。我仿佛穿过时间的长河,看到了周馥先生正对着孙辈,露出欣慰的笑容……
“六年负笈远从师,三节还乡半月期,常忆慈亲含泪别,门前伫望转山时。”这是周馥先生晚年回到自己的故乡,想起儿时与母亲离别时所作。儿时,周馥先生要去离家七十里的地方求学。离开时,母亲依依不舍地站在路口,目送他背着书包远去,直到看不见。讲解员指着周馥先生与他母亲离别的小路,动情地诉说着。我似乎看到了一位身着朴素的妇人,正站在那里依依不舍的望向路的尽头。那里正有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迈着坚定的步伐在远去,少年的目光中透露着丝丝不舍,想要回头看母亲一眼,转而又变得坚毅。
我被这母子情深深地打动了,泪水在我眼眶中打转,因为我也想起了我每次离家返校时的那一幕,母亲总是念叨个不停,叮嘱我要带这个要带那个,然后送我去站台。等我上了公交车,找到座位,放好行李,依然目送着我,久久不愿离去。
家风,也是爱的传承。以前,我总不理解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的严厉与唠叨,总是和他们顶嘴,甚至在他们面前无理取闹。上了高中后,我开始尝试着理解父母,每次吃完饭我会跟妈妈说辛苦了,不再理所当然享受一切,也会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辛苦了一天回到家时,我也递上刚泡好的热茶。爸爸妈妈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倍感欣慰的。
承良好之家风,行民族之复兴。 人为本,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人,才可以立足;家,才可以兴旺;国,才可以复兴。将家风铭记于心,践之于行,做一个新时代好青年!
(作者:池州工业学校 22幼儿保育二班 舒梦鑫 指导教师:詹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