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人周志俊与世博会

许志勇|发布时间:2017/7/10 9:21:57|栏目:轶事史话 |浏览次数: 2150

讲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不能绕开周志俊这个名字。

周志俊(1898-1990),名明焯,号艮轩主人、市隐,安徽至德(今东至县,曾隶属安庆专区)人,周馥嫡孙,周学熙次子。他效仿父亲的东瀛之行,于1933年西行考察了美、德、法、英、荷、比、丹、奥、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在8个月的行程中,重点考察了棉纱业,特别是在美国参观了产棉区和纺织印染厂、纺织机械厂近百处,还参观了芝加哥百年博览会,开阔了眼界,接触了新技术。此行他写了《瀛寰小记》。


周志俊在美国呆了7天,这7天当中可以说他没有做其他的事情,就是参观芝加哥世博会。据他在书里讲,他天天一清早起床后就一直看一直走,因为每个馆都非常丰富,有时候一个馆要看几个小时,整整7天,每天买点面包、果汁,边吃边看,边喝边走,直到闭馆才回来。他看了自己感兴趣的大部分的馆所,然后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芝博琐言》。《芝博琐言》有12000多字,可以算是相当详细的一篇中国世博文献。1933年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当时的民国政府以经济困难、国难当头等理由拒绝了世博会的邀请,但民间人士却积极参与。

《芝博琐言》一文说:“此番中国馆虽不足发扬我国光彩,但商人自动参加,时间匆促,经济拮据,所费仅10余万元(注:指中国馆的建设),而能有此成绩,亦大不易。”文章中重点讲述了科学馆,讲述了飞机、汽车,讲述了先进的纺织机械工业等等,这与他的工商业主、实业家身份有关。让人钦佩的是,周志俊的目光很独到,他把中国馆和日本馆作了鲜明的对比,他说中国拿去的东西很多都是古董,东西很精彩,但是发明的东西太少,发现的东西太少,新的东西太少,能震撼人的东西太少,而日本专门有一个观光局设在那里,介绍日本的风光,在馆里有日本的照片、图片、立体的模型等等。他认为日本这样一个小国,能够对旅游这么热心地推广,而且日本的观光局特地在那里设办事处,对外国观光旅游客人非常非常热情,送很多礼品,但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有故宫、长城、十三陵等等,漂亮东西多的是,但是没有这样一个理念,他感到很可惜。他预言旅游将来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希望中国对旅游业有足够的重视。周志俊那时能明确提出旅游业这个概念,说明他的眼光确实不同常人。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