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然过去,而真正意义上的冬天仍在路上。就是这时节,我再次走进位于小城东郊的周村。已经好久没有来这里了,琐事缠身是主因。栖居小城太久,时常想寻一些僻静的小村落,把所有繁华处生出的矫情,来一次彻底的放飞。脑海里的周村,一直是首选。
青睐周村,确切地说是因崇尚传统的家风家训文化开始的。眼前的周村就是周氏家风文化的发祥地。若得空走走,就会发现这里的山山水水无不洋溢着传统文化精髓,原生态的山水及淳朴的民风,滋润了周氏家风文化的形成。
从城中心向东驱车两华里,就是周村,这是个很小的村落,不奇不俊,和地理版图上众多小村落一样,普通到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特色。周村,之前在我看来一定是村子里周姓氏人多吧,潜意识里认为它和其他村落——张村、李村、赵家村等同版,只是依据它所隶属的家族姓氏命名,那就必须是周村了。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来说,不大的山城几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就已经让我晕头转向,经常求助“高德”,然这个叫“周村”的地方,却不陌生,这得益于圈子里文朋诗友,他们对周氏家风文化的深层次研读,我亦耳濡目染。近些年,乡村建设蒸蒸日上,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差距为零。周村亦不例外。天然的区位优势和周氏这个百年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享誉全国的周氏家风文化,更是吸引了八方客。
沿着双向车道进村,远远地就看见一颗枝干虬劲的参天古木,名曰“黄连木”,它守在村口,宁静又安详,散发着历史的韵味。进的村口,周村的风貌渐渐呈现。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楼阁,灰墙黛瓦、飞檐翘角、器宇轩昂,像一位矍铄老者,身着长衫,端庄笔挺、目注前方,盎然傲视,即便站在村子的任一方位都能目睹其英姿。楼阁四角一排石雕小神兽,个个精灵神气,仪态万千。若不是它缺少缠绵悱恻的梵音和缭绕的香火味,不由人会把它与普度众生、劝恶从善的佛堂联系在一起。怀着敬仰之心,默然走进。厅内的建筑古朴厚重、气派恢弘,端坐于高堂之上周氏家族先贤圣士的画像,令人敬畏,使我不敢冒然近前,更不敢妄言评说,尽管正厅的牌匾上有详实的文字记载,我依然难以梳理清楚这个家族中先贤间的裙带关系。他们自古至今,无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存续的深远意义又是什么!
在大门的正上方,高高镶嵌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镌刻着“接官厅”三个金色大字。门厅两边“百年家风、六世书香”八个大字,就像一座灯塔,不知疲倦地为无数莘莘学子照亮心灵的航程。我顿悟,隐隐觉得这似乎与小城几所知名学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用登高,就在我们寻访周村的路上,敬慈小学、宏毅初级中学、东至一中等学校的全貌一览无余。
给有形的躯体赋予无形的精神力量,历来是人们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历经千年而不褪色,自有其隐形的哲理存在,宿命与巧合,谁又能说得清呢?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若干年来,从这些学府里走出的莘莘学子,他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以俊才的身价走向了四面八方、献才于各行各业。诚然,他们中也有很多回归了故里,将所学之才馈还于家乡,为家乡解决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
这是一个五世不衰、人才辈出的家族,从清代周馥始,绵延五代、跨越百年、群星荟萃、光耀史册,这个百年家族以周氏家训为传家之本,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就是周氏家风文化闻名全国,收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
周村不大,通村不过几十户人家。一座断壁残垣的廊坊立于村正中,与周边前卫的小楼格格不入,上悬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标识。它的留存,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令人无限感慨。据文字记载,这同样是周氏先贤对时政经济的卓越贡献之一。远远地,我们用深情的目光再一次去触碰光阴里留下的这座残垣断壁。它俨然一副依偎在夕阳下低着头昏昏欲睡的老妪模样,历经沧桑、饱读世故、执拗而傲慢。
眼下这小小村落正在上演着现代与传统的对话、潮流与经典的对峙。纵横交织的逼仄巷道,梳理出乡村的格局,流动着繁忙与兴旺。每家每户的院墙如屏障,收拢着乡村的延伸,只留下一个乡村的出口,又像伸开的两臂将周氏家族后嗣们的文明和智慧揽于怀中。
村中户户相连,错落有致,已然读不出它旧时的模样,只有那一座座浸润着历史的建筑,才得以让后人看出它历经的风雨沧桑。正是由这些新与旧的景物的告白,眼前的周村有了异于其他村落不一样的意义。
村西口有座亭,名曰“伫望亭”,是周馥《忆少年事》这首诗的场景再现。当年十三岁的少年背井离乡七十里地求学,每年只有三节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他八十一岁高龄回乡时,行在村口,不禁忆起旧事,于是赋诗:“六年负笈远从师,三节还乡半月期。常忆慈亲含泪别,门前伫望转山时。”诗中从回忆年少时求学经历,再到上学途中母子分别的场景,一个“伫望”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一颗母亲的心,同时也目睹了少年周馥的壮志以及耄耋回乡时的心境。全诗用细节说话,细节里面见真情,感人肺腑。
如今物是人非,然诗情诗意留存。对于从乡村走出的孩子来说,一个“伫望亭”,就是母亲的站台,无论你多么发达、多么风光、多么显赫、多么光彩照人,或者,你落魄他乡、有辱故里,而母亲的目光始终追随,一生一世。
此行周村正是时候,季节上的冬天和感官上冬天完全不一致,深秋的温润在持续,初冬依然酝酿中,珊珊迟来。气温舒适,气候宜人,可谓心旷神怡。着实好日月啊!
周村确实很净,也很静。纵横交错的巷道,安静又洁净。门庭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公共服务也值得称道。光风霁月的国家政策,助力了乡村振兴,也把文明和文化深深植根于民心,尤其是家风文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周村”、“接官亭”、“周氏宗祠”、“周氏家风馆”等无疑都是传承和发扬家风家训文化的殿堂。这里无一处不彰显和记述着周氏家族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家训,深得后人敬仰。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历史是在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中滚滚向前的,社会发展上升的过程永远呈螺旋式。我所青睐的周村只是个典范,它正在以别样的形式前行,那就是人、人脉和人才的并举。
行在周村,人群像一阵阵风倏忽而过,然入目的旧物与新景总是令放飞的思绪难以回笼,一时还真无法静心于眼前的景致,只得“走马观花”,用镜头粗略记录,待心定神凝后再反刍其间。
秋风阵阵,迎来送往,岁月爬满楼阁,回首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周村是摇篮,摇篮里关于周氏家族以及周氏家风家训文化延伸的故事,都在我们走过的路上,在吹来的风中。
我们迈着悠悠的步子绕村子一周,收获着实不少。小城的喧嚣已渐行渐远,耳畔百鸟争鸣,周村的古往今来已存于眼里心里镜头里。
“我与秋风皆过客,你携冬阳揽星河”,站在小城和周村的接壤处,回望身后群山掩映下的周村以及村头气势恢弘的周氏接官亭,再一次感受到传承和弘扬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带给社会的力量及人类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