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进“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8月30日晚,由东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办,池州学院家风文化研究中心、东至县周氏文化研究会、东至县章氏文化研究会承办的“乐享东至•市民大舞台系列活动之“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主题文艺演出”在东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大剧院精彩上演。
当晚的文化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梅城村梅城之声中国鼓团队的开场大鼓《中国龙》,敲出中华儿女身为龙的传人的不屈精神。文艺演出节目以东至周氏家族为核心,融入东至章氏、苏氏等本土优秀家风文化,通过诗与词、歌与舞等表现形式,让在场观众对“家风” 二字有了更深的感悟。
作为开学前的家风课,整场演出吸引广大市民,特别是众多学生和家长“追风”而来。歌曲《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唱响“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的家风精髓,弘扬优秀家风文化的深厚力量与时代价值。家风故事说《古镜鉴心》,通过一面古镜照出章氏家族的和谐相处之道。伴随悠扬的琴声,古琴吟诵班带来的《行香子·述怀》,让人们在苏轼的旷达词句中找寻心中的宁静与超然。”池州学院家风文化研究中心不仅主动申请承办本次演出,还表示活动以东至本土“家风文化”为主题,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给观众朋友留下深刻印象。
号称诗禅的唐代诗人周繇,乃周馥先祖,原建德县首位进士、曾任建德县令,有22首诗收入全唐诗,建德小学的孩子们集体吟诵周繇的《咏萤》,让人们共同感受那份微小而执着的生命之光。”周馥年少时,六年负笈求学,每每离开家,母亲目送的眼光总要转山不见才收回。这份珍贵的记忆,始终珍藏于周馥的内心。敬慈小学同样通过吟诵的方式将周馥所作《忆少年事》搬上来舞台,沉浸在稚嫩的童声里,一起重温那份温情与美好。
从诗乐舞《千字文》到文南词宣唱《弘扬婚俗新风》,改变的是表演的方式,不变的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传承和文明新风的积极弘扬。诗朗诵《历史的遐想》《最美的情缘》,情境讲述《百年周氏》,歌曲《情挚十年》,仿佛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家风故事在乡音中婉转流传。市民江静带着准一年级的儿子一起认真观看了演出,她说“今天晚上的演出,里面有好几个节目深刻反映了周氏文化和章氏文化的魅力,值得每个家庭认真学习。”
开场前的东至周氏家族《六世书香百年家风》宣传片,与散场时的微电影《追风》主题曲《仰望》MV形成有效呼应,提醒我们好家风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好家风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族的精神密码,更是祖国大地生生不息的文明火种。通过这场北开生面的开学前家风课,号召越来越多的人把所有的感动化为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让好家风代代相传,让好家训浸润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