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66-3321087

关于我们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大臣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 近代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究其因:崇文重教博学慎行,笃信仁厚家风端淳,乐善好施桑梓情浓,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韧的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成立周氏文化研究会,开辟网站、博客平台、出期刊、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交流周氏文化,让周氏文化精髓在乡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促进海内外周氏后人的联谊和对家乡建设的关注、支持;促进周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周氏家族》

联系我们

  • 电 话: 0566-3321087
  • 传 真: 0566-3321087
  • 地 址: 东至县尧渡镇至德路26号信发集团六楼
  • Q Q: 群号:121012533 群主个人:78692373
【聚焦】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走进东至,到了这里……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2019-12-04 08:32:26 浏览:3515

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卷东至篇摄制组”走进东至县梅城小学,用镜头记录下梅城小学的厚重历史和新时代少儿的风采。




敬慈学堂由清朝两江、两广总督周馥的第四子、北洋政府总长周学熙于1910年在南门外计家购土地10余亩创办;1921年周学熙在敬慈学堂旁搭建宏毅学舍,实行免费教育。学生以本县为主,学制为补习班两年、预科班三年,本科班五年。本科生毕业后可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深造或出国留学。1946年周馥的嫡孙、周学熙的次子、民族资本家周志俊在宏毅学舍旧址开办“至德周氏私立敬慈小学”。1956年经鲁、皖两省教育厅商议改“私立敬慈小学”为公办“梅城小学”。当时,周志俊将历年购买的公债4万多元交给了家乡人民政府,以资助梅城小学。1980下半年,周志俊又将敬慈小学和仁寿诊所的基金全部上交国家。




如今的梅城小学,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教学楼、塑胶操场、现代化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齐全。全体师生秉承“信善向善”之校风,着力传承周氏家族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回馈乡梓的精神,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获得池州市优秀少先队大队、池州市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2018年4月并入全国首届文明校园的东至县至德小学,更名为东至县至德小学梅城分校。




央视摄制组来到校园后,被该校的现代气息和文化历史深深吸引。他们架起摄像机、无人机、滑道等设备,认真记录下师生诵颂国学经典、歌唱革命歌曲、课间活动等精彩镜头。

随后,央视摄制组前往周馥接官厅继续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