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66-3321087

关于我们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大臣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 近代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究其因:崇文重教博学慎行,笃信仁厚家风端淳,乐善好施桑梓情浓,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韧的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成立周氏文化研究会,开辟网站、博客平台、出期刊、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交流周氏文化,让周氏文化精髓在乡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促进海内外周氏后人的联谊和对家乡建设的关注、支持;促进周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周氏家族》

联系我们

  • 电 话: 0566-3321087
  • 传 真: 0566-3321087
  • 地 址: 东至县尧渡镇至德路26号信发集团六楼
  • Q Q: 群号:121012533 群主个人:78692373
“暑”不尽的收获!宏毅学馆田园课堂的孩子们,这个暑假收获满满!

陆静靓 2021-07-30 18:32:04 浏览:2761

730日下午,宏毅学馆留守儿童田间课堂结业式在周馥接官厅举行,这标志着为期19天的“让学习更加快乐”宏毅学馆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来自梅城村374-6年级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与大学生志愿者、特邀授课老师志愿者们一一挥手道别……这个学馆里承载了多少学习的乐趣、游戏的欢乐,也都成了这个暑假最珍贵的回忆!

19天里,孩子们的学习回忆,此刻都凝聚在一张张镜头的笑脸里,让我们回望一下宏毅学馆田园课堂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吧~



一张精心编排的课表

今年是宏毅学馆暑期田园课堂首次开课,为了落实好“托管+志愿服务”的要求,传承“宏毅学舍”办学精神、弘扬“诚惠桑梓”周氏家风精髓,“让学习更加快乐”,开课前,尧渡镇团委、至德小学、梅城村、周氏文化研究会等主办方围绕办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一张特色鲜明的课表。


课表设置了古诗词吟诵、书法、围棋、象棋等国学课程,主题研学游及写作辅导,舞蹈、音乐、艺体兴趣课及暑假作业辅导,党史学习教育、精神文明引导、东至历史文化讲解、家风家训经典讲授、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知识介绍等,科学的课程设计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获取更多既丰富又接地气、受学生欢迎的知识。

精心设计的课程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传授做保证,至德小学安排了10名教师精英志愿者,主办方邀请来县内业界的翘楚为孩子们授课,5名大学生志愿者、梅城村两委、周氏文化研究会人员全身心的投入支持。全体老师和服务人员都是怀着奉献的精神,义务来为孩子们上课、服务,课堂上,孩子们也不负所望的认真听讲和踊跃表现。

一群亦师亦友的大学生志愿者

“小孙老师,这是我们小组昨天的作业,请老师批阅!”“小檀老师,今天的值日生是范陈熙。”一大早,宏毅学馆暑期留守儿童田园课堂的5名大学生志愿者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托管服务、保障学生安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看起来简单的任务,因为要兼顾孩子生活日常、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组织孩子开展文体活动,琐碎得占尽了大学生志愿者们一整天的时间。

为了让留守儿童们得到更精心的照顾和量身定制的辅导,大学生志愿者们自发商议,将30多个留守儿童根据不同年级编成5组,每个大学生负责1组进行管理和作业辅导,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注重孩子们的品行塑造是志愿者们的关注点,学前预告、期中跟进、学期结束分别根据学生表现,评选出课堂学习、课堂笔记、课外活动、研学实践、暑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进步之星等方面的优秀学生18名,正确的引导呵护,为孩子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做出了努力。

一张汇聚心愿的明信片

722日,宏毅学馆暑期田园课堂开班10天之际,宏毅学馆举办了主题明信片寄送活动,让孩子们给自己的亲人书写寄送明信片,把10天以来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分享给亲人,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引导孩子们用文字表达亲情。

别具特色的主题明信片是由周氏文化研究会精心设计的,以周馥故里的书香廊、伫望亭、海铭汲泉、里凐窟、牌坊遗存、老屋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接官厅等周馥故里的文化景点图片为背景,封面写上孩子们的心愿寄语,加盖活动主办方的印章、邮戳,使得明信片既有祝福之意又有纪念珍藏价值,给在外的亲人送去祝福的同时,带去周馥故里的家风文化气息。

每张明信片都有一个单独编号,学馆对每个学生的心愿寄语都做了登记留存,希望若干年以后,还能够点对点的找回孩子们的童心。

“我在这里学得很开心,学会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交了很多好朋友”“我喜欢这地方”“这里有我喜欢的课程、喜欢的老师”,十几天的学习,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给亲人及老师的明信片中记录的点点滴滴都是喜悦和幸福。


一场春风化雨的地方特色文化教育

宏毅学馆暑期田园课堂的授课点设在尧渡镇梅城村的周馥接官厅内,古朴学堂的堂前悬挂着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条幅,展示周氏家风精髓的同时,也承载着主办方对孩子们最质朴的期望。

周氏家族的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令人景仰、历久弥新,如何将家风文化真正的发扬和更好传承,宏毅学馆暑期田园课堂做了有益尝试。

无论是主题明信片、专门定制的书包、折扇、书签,还是富有特色、承载着周氏家风经典的景点研学游,都精心的将周氏家风元素融入了宏毅学馆课堂活动。

课程设置中还将地方历史文化”“家风家训经典作为重要的科目,希望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提升学习的源动力和自信心。
师资力量上得到了至德小学和各相关协会专家的大力支持,所有授课均是免费志愿服务。
在大学生志愿者招募方面,优先选择的是本籍的志愿者,目的是希望本籍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宏毅学馆的志愿服务,增强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激发他们携手弘扬地方文化的内在激情,为托管服务乃至为家乡建设出力。

办学期间,宏毅学馆共编发公众号文章4期,抖音视频号10期,分门别类的介绍学生面貌、志愿者做法、学馆动态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度评价以及家长、孩子们的欢迎、点赞、转发,公众号文章被池州日报、市文明办以及相关媒体刊载,学生的研学文章也被推荐到池州日报等相关栏目发表。

宏毅学馆田园课堂得到了主管部门、主办方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办学期间纷纷给学馆送来空调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及教学用具、学生用品、礼包等。

宏毅学馆田园课堂活动成功举办及所有参与者的志愿服务,为传承宏毅学舍办学精神、弘扬诚惠桑梓周氏家风精髓做了注脚。

虽然告别了这个暑假的田园课堂,孩子们成长的路还很长,希望他们能满载着不尽的收获,坚定的奔向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这个夏天会结束,但是宏毅学馆田园课堂里一批教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地方文化志愿者们诚惠桑梓的初心不会改变,以后的每个夏天,希望能收获更多孩子们的欢笑……

图片来源:刘国强、张治务、徐永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