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66-3321087

最新图文 周馥后裔回乡记
关于我们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大臣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 近代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究其因:崇文重教博学慎行,笃信仁厚家风端淳,乐善好施桑梓情浓,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韧的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成立周氏文化研究会,开辟网站、博客平台、出期刊、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交流周氏文化,让周氏文化精髓在乡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促进海内外周氏后人的联谊和对家乡建设的关注、支持;促进周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周氏家族》

联系我们

  • 电 话: 0566-3321087
  • 传 真: 0566-3321087
  • 地 址: 东至县尧渡镇至德路26号信发集团六楼
  • Q Q: 群号:121012533 群主个人:78692373
仁寿诊所主任王友梅

王斌 2023-04-06 10:25:10 浏览:625

祖父:王友梅 1921321日(农历二月十五)生,字祖祜。早年随父王慕先(王昭沂)在安庆、重庆等地读书,民国三十五年(1946)毕业于南昌医学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蒋金国),毕业分至前线当军医。民国三十六年周志俊(原山东省第五、六届人大副主任,1990618日在济南逝世)聘为至德县仁寿诊所主任兼医师,招徒5名,边培训边施诊。

据东至县志记载,王友梅是东至县第一个医学大学生,医学理论基础扎实,处方用药严谨,善治内科、儿科疾病,投药即效。其性温和,态度和蔼,虽住城郊,但求医者众多。

1953年被抽到支援血防工作,他首次在县内使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并同中医密切结合,对晚期血吸虫病治疗肝硬他腹水有独创经验。他勤奋好学,平时注意收集摘抄总结别人和自己的经验,著医书数十本,皆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60年代初受聘于东至卫校兼职教师。1961年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诊所奉命解散,196915日全家下放泥溪元甲山,安排在大队医疗室工作,山区患瘰病者多,农民不知其因,他痨药治疗,效果显著,被广为传颂。1980年私营工商业政策得到落实,1979年初重新安排工作在泥溪医院。50余岁时,不幸双目失明(后动手术有了好转――青光),体弱多病,虽调泥溪医院但已丧失工作能力,1980年退休。

文化大革命前当选为县首届卫生工作者协会副 ,东至县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671630分因患肺心病故于昭潭医院,享年64岁。

祖母:卢蕴英,江西赣州人。1921516日(农历四月初九)生,江西税务学校毕业,曾任江西赣州税务员,199159日夏令时210分因患胃癌故于元甲山,享年70岁。(本文作者为王友梅嫡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