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66-3321087

最新图文
关于我们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大臣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 近代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究其因:崇文重教博学慎行,笃信仁厚家风端淳,乐善好施桑梓情浓,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韧的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成立周氏文化研究会,开辟网站、博客平台、出期刊、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交流周氏文化,让周氏文化精髓在乡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促进海内外周氏后人的联谊和对家乡建设的关注、支持;促进周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周氏家族》

联系我们

  • 电 话: 0566-3321087
  • 传 真: 0566-3321087
  • 地 址: 东至县尧渡镇至德路26号信发集团六楼
  • Q Q: 群号:121012533 群主个人:78692373
周学熙安庆故居--高冈鸣凤

周胜良 2023-01-06 16:01:36 浏览:822
“高冈鸣凤”坐落于安庆城区龙门口街118号(县下坡顶东侧),是一幢两层两进、青砖斗墙的老宅子,因大门横额四字“高冈鸣凤”而名。“高冈”指老宅子建造的位置;“鸣凤”,源于鸣凤里鸣凤楼。鸣凤楼最早建于嘉庆十三年(1803),由怀宁知县左辅筹资建造;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年(1871),怀宁知县彭广钟又牵头重建。

“高冈鸣凤”现由安庆市文物局作为“龙门口街传统民居保护对象”挂牌保护,2010年升格为“市保”。

据史料记载,“高冈鸣凤”由民国初年安徽省城总商会副会长程鸣鸾,购买怀宁“凤鸣书院”,在其原基上建造。当时规模较大,前后两进共31间,均系两层楼房,内有两户三开间,其余都是两开间的户型,一层还有铺房。之所以如此结构,与建造目的有关。北伐前后,京沪等地房产经营势头强劲,程鸣鸾敏锐的眼光从中捕捉到商机,立即在安庆选址建房进行营业性出租,“高冈鸣凤”就是其中一处,出租对象多为旅居安庆的钱庄老板。

后来程鸣鸾将此宅转卖给曾两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周学熙买房的目的,只为到安庆鸭儿塘周馥祠、至德祭祖做清明,以及察看家乡民生事业进展,来回路过安庆时小住,实际意义并不大。后周学熙将宅子转赠给了他的堂弟周学湛(周馥弟弟周馨次子,候选州同),由其出租收益。后由周学湛之孙、明幹之子周禹良(至德县政府秘书,至德新报社社长)管理,除其自住一套三开间的以外,其余出租他人居住。周禹良离开安庆,委托其岳父徐某代为管理,安庆沦陷后房屋遭到破坏。抗战胜利后,周禹良从至德回到安庆,对宅子加以维修,仍出租给住户,直到1953年房改,除周禹良自住房屋外,出租的房屋由政府接管。1954年,周禹良仅用246万(相当于人民币246元)将自住的三开间老宅转让给了孙某,后一直归孙家居住。

老宅子历经百年沧桑和岁月洗礼,几易其主,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现今在一进与二进之间可以看到两扇门,北侧门头上依稀看见书扇形黑青砖雕篆刻“云留”字样;南侧只剩下门框,门框上方的“望月”砖雕,被拆下丢弃在了一旁过道的乱石堆中。“望月”“云留”,想必是出自苏轼“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的诗句,显出房主的初衷及向往,但愿“高冈鸣凤”还能够顺应那份心境美好,沉浸于历史尘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