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66-3321087

关于我们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大臣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 近代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究其因:崇文重教博学慎行,笃信仁厚家风端淳,乐善好施桑梓情浓,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韧的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成立周氏文化研究会,开辟网站、博客平台、出期刊、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交流周氏文化,让周氏文化精髓在乡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促进海内外周氏后人的联谊和对家乡建设的关注、支持;促进周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周氏家族》

联系我们

  • 电 话: 0566-3321087
  • 传 真: 0566-3321087
  • 地 址: 东至县尧渡镇至德路26号信发集团六楼
  • Q Q: 群号:121012533 群主个人:78692373
传承好家风 凝聚正能量

邱凡 2023-04-24 12:22:53 浏览:529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岁月的变迁,影响着时代的内涵,而不变的则是好家风的传承方式。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它们各具特色,彰显着各自的辉煌。

一次研学之旅,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探访周馥故里,体验周馥家风带来的文化熏陶。当我经过周馥的建筑遗存地时,那洋灰制成的水泥柱上,带着年代感,破裂的痕迹经历了无数的岁月沧桑,但不变的是周氏家风,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周氏后人。伫望亭前周母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周氏接官厅里被铭记的家风,我仿佛身临其境,漫游在家风的芬芳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勤俭节约。

从小生活在一个家风很严的环境之中。爸爸总是念叨要勤俭节约。而我却不以为然。有次买了新衣服,穿了没几天就扔掉,爷爷看到了就告诉我,在他们那个时候衣服穿破了,都舍不得扔,告诉我生活要节俭,但我却任他唠叨没有听进去。直到我和爷爷一块干活,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我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个道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克勤克俭这个道理。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并非朝夕之间,就像周氏建筑遗存一样,经过岁月的熏陶与沉淀仍屹立不倒。“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父亲对我说的话,也是爷爷对他说的话。传承就像接力赛,竭尽全力的传到下一个人手上。这是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与经验。

是好家风告诉我,纵使浪涛汹涌,也不要让身为鲤鱼的我就此回头,因为只有前进才能每一步都靠近龙门后的彩虹。

是好家风告诉我,即使寸步难行,也不要让身为青年的我后退放手,因为只有坚强才能都迈向荆棘后的成功。

是好家风告诉我,即使面临风雨,也不要让身为花草的我轻易低头,因为只有抬首才能第一眼就看到旭日为你招手。

好家风的学习与传承是我们每位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好家风就如同漫天星辰,而我们都是在黑夜失散方向的风筝,在空中追寻着它们方向,将这光芒传承。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传承好家风,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 池州工业学校22平面设计 邱凡    指导老师 廖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