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66-3321087

关于我们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大臣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 近代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究其因:崇文重教博学慎行,笃信仁厚家风端淳,乐善好施桑梓情浓,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韧的开拓创新精神。

我们成立周氏文化研究会,开辟网站、博客平台、出期刊、举办研讨会、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交流周氏文化,让周氏文化精髓在乡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促进海内外周氏后人的联谊和对家乡建设的关注、支持;促进周氏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周氏家族》

联系我们

  • 电 话: 0566-3321087
  • 传 真: 0566-3321087
  • 地 址: 东至县尧渡镇至德路26号信发集团六楼
  • Q Q: 群号:121012533 群主个人:78692373
情系桑梓 家风悠长(韩志远)

韩志远 2022-08-11 15:57:11 浏览:1198

七月有约,联袂而来。为了让学龄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温馨、健康、快乐的暑假,东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让学习更加快乐”暑期田园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在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部的“宏毅学馆暑期田园课堂”尤具特色,以传承东至周氏家族“诚惠桑梓”的家风为核心、弘扬百年前周氏家族创办的“宏毅学舍”精神为主题,所有的师资力量和我们一样的志愿服务,让田园课堂有了新内涵。

714日,“宏毅学馆期田园课堂”正式开班,来自梅城村的41位小朋友欢聚一堂,我有幸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与他们相约在这注定难忘的盛夏。

步入梅城村部4楼,推开有着些许沟痕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未来20多天与孩于们共欢乐的世界。这本是一间普通的会议室,它空旷、简洁,还略显陈朴;室内教学设备、空调齐备;整齐摆放的棕黑色桌椅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如今不一样的职责。四壁墙柱上悬挂的周氏家风精髓默默注视着我,“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人能吃苦,自然守分,自然励志向上。”周氏家族起于市井,不同流俗,历经了多少岁月磨难,方总结这般质朴的道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周馥及其后人为造福桑梓而留下的许多广为流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如今正被我们汲取、传扬。

窗外灼灼烈日,窗内舒适清凉,学馆浸没在小城的喧嚣与燥热中,有如一颗石子投入水中,不见声响,只亲历者方知弥漫其间的是周氏家风、文墨余香和孩子们的稚趣与遐想。

诚惠桑梓,赤子心明。周馥,以家乡的山水为己字号,字玉山,号兰溪,晚清两广总督、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六世书香百年家风”的开创者。其散文体家训《负暄闲语》有言“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行善事,以兴办教育、教人积极向上为最高境界。宏毅学馆便是这一意志的延伸,这里的每个人无不在践行这一理念:有同我一样的大学生志愿者,有牺牲休息时间同样来志愿服务的专家、学者、老师,也有总是默默关注孩子们、关注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方负责同志、服务人员,大家都是“宏毅学舍”办学精神的实践者、传承人。弘扬好家风,润物无声,踏雪无痕。

田园课堂二十余日,领略地方人文历史,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传颂“诚惠桑梓”的家风家训经典;欣赏非遗吟诵,“头上红冠不用裁”抑扬中仿佛穿过了时空的帷幕;流连于周氏家风馆,行走在周馥故里,目睹青砖黛瓦古风建筑,欣赏周村的山水肌理,品味人生、感悟哲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骄阳依然似火,帷幕终将落下,但“惠及百年、润泽六世”的东至周氏清朗家风,将附教育“双减”之力,共谱核心素养妙曲,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