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交流天地 > 两江总督周馥南京寓所

两江总督周馥南京寓所

周胜良|发布时间:2022/12/18 9:15:47|栏目:交流天地 |浏览次数: 3092

六朝古都南京,有许多地点、街道是以历史名人或事件命名的,秦淮区的常府街就是以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府邸所在地命名的街道。

1904年署理两江总督的周馥(18371921),早年追随李鸿章征战、办理洋务,辗转苏州、南京、扬州、北京、保定、天津等地,每到一处落脚,几乎都要置办家业,接母亲及妻儿团聚。古都南京就有周馥离开家乡建德(至德、现东至)后的安置地----坐落在常府街的寓所。“同治四年(1865),尚书公迎养太夫人至金陵,夫人携二子从焉。” “吾父以知府留省候补,遂移金陵。先赁屋,后买得常府街屋以居。”

 

1865年,周馥迎母及家眷到南京,居住在租赁的房子里,冬月,四子周学熙(两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出生,学熙三岁那年,全家搬到了周馥新买的常府街宅邸。“购常府街屋为久居计。熙生才三岁,今犹记当年竹马嬉戏与吾母左右,门庭光景历历在目。”直到1871年周馥办理洋务到天津,置办家产后的1872年,周学熙随祖母及家人移居到天津新家。“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8岁,居天津。因吾父迎祖母至津侍养,遂全眷移居天津。”

周家去天津后,旧友杨仁山(文会)租住了周馥常府街的房屋。“杨仁山常府街寓所为旧日同僚周馥家宅,因周馥随李鸿章去天津任职,遂长期租给杨家居住。”“同治五年(1866),杨仁山居士全家迁来南京后,曾长期租用周馥的房屋(即现在的南京常府街4547号)。至光绪四年(1878)底,尚租用周氏房屋。”

杨仁山(18371911),晚清著名学者,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家,安徽石台人。早年接触佛学,因病复读《大乘起信论》后自觉窥得其中奥旨,研究起佛经;1866年从安庆举家迁到南京后,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创立了近代中国第一家由私人集经书收藏、雕刻经版、印刷及流通佛经、研究佛学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刻经处成立之初在金陵鸡鸣山北极阁,后迁至杨仁山常府街寓所、花牌楼寓所,最终落在现址延龄巷宅院。

杨仁山1866年来南京时,就职于江宁筹防局,与当时负责襄办金陵善后工程事宜的周馥相识,结为乡友,工作及生活上相互帮衬支持。杨文会重刻标志着金陵刻经处成立的《净土四经》佛经时,三十二名同僚及好友共募集洋银伍拾元,周馥就资助了贰元。1905年周馥署理两江总督,杨仁山向周馥建议开办女子学校,学校开办后的19062月,十七岁的杨仁山孙女杨韵卿,参加南京旅宁学堂的入学考试时,在《女子读书之益》的作文题目下,写出“女子者,国民之母也” 的壮语,传为佳话。

杨仁山非常看重与周馥家的情分,租借常府街房屋多年后的1879年,杨仁山随团出使巴黎半年余,其间给长子杨自超的家书中,谆谆叮嘱与周家的关系以及租用周家房屋的相关事宜:“秋间周世兄来宁时,将年内应付之租金,一并付讫,照南京租屋章程算之。周世兄到宁,照前次一样,将湛廷所住外经房搬空两间,让他居住。伙食在我家吃,不必收钱。”多年后,周馥嫡孙、周学熙次子周志俊读到此处,深深感慨:“仁山先生与先祖交亲逾恒”,并寄意深远:“家书中述及当日肇始寄居之屋,即今日之同宇,相距七十余年,此屋仍归诸刻经处,一段因缘,足为法苑佳话”

1878-1880年,周馥因母故回建德老家丁忧,期间在纸坑山周村兴建周氏新祠(周馥接官厅)、秧田畈唐山寺兴建周氏宗祠,花费甚巨,经济拮据,不得已于1879年卖掉了南京常府街的寓所,还向亲家刘瑞芬借银五百两、亲家徐仁山借银三百两来运筹。“至金陵,卖复城仓屋(注:常府街屋)(此屋后赎回)。”,数年后经济好转,因举家走出山城步入都市后的天伦之乐愉悦情形不忍破碎支离,又将老屋买了回来。“光绪戊寅,先公丁祖妣忧,家贫,不得已售出,营丧葬。后数年,仍赎回,盖以先人旧居不忍舍去也。”

1921年周馥去世后,因其“体国之忠,宜民之思;历任封圻,俱有名绩;所在多善政,功德在民”,任职过的多地纷纷上书,奏请为其建祠。不久,安徽、天津、山东等地先后建立专祠。江苏虽经批准,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未付实施。“江苏省士绅追思遗爱,具词政府,请在金陵建专祠。”“已奉中央议准,未及鸠工。”“征舆论于石头城下,至今犹系人思,溯遗勋于扬子江头,不愧古之遗爱。”

1933年,周学熙依照议准批复及民众感恩周馥功绩的意愿,将常府街的祖屋辟做为周公祠,并做了适度改造扩建,形成430余间的规模。“今春,熙因事过宁,垂白父老忧殷殷称颂不衰,熙于是就故居立为家祠,供奉先公暨先妣吴太夫人神主,岁时祭祀属之。”“成立金陵悫慎公家祠,就常府街屋,题曰:至德乡贤周公故宅,奉祀悫慎公及吴太夫人神位。撰楹联曰:三千里桑梓敬恭,此犹宦辙所经,遗爱依然,不禁堂构箕裘之感。六十年风尘濒洞,今幸敝庐无恙,慈云邈矣,能无秋霜春露之思。”

 

民国初年,周馥嫡孙、周学熙三子周叔迦(著名的佛学家,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之一),管理北京和天津两地刻经处业务,在他的安排下,“民国18(1929),由洪勉之、徐平轩来宁,把经版搬到常府街周公祠内旁屋申家巷保藏;北京周氏师古堂书版、天津《周悫慎公全集》书版等共八千块,又也先后运往金陵刻经处保管。” “民国26年,洪勉之、徐平轩来宁,先后把经版搬到石观音南京居士林、张家衙。后又把这些版运到北京甘水桥瑞应寺,并把北京刻经处的经版并在一起保管。(随后南京居士林遭日军焚烧,幸版迁出。)”

1954年,周学熙的三个儿子,周志辅、周志俊、周叔迦兄弟,“将常府街47号周公祠房屋四进、30多间,基地4亩多,捐给金陵刻经处。”成为了金陵刻经处职工宿舍,后来改建为南京饴糖厂。“1955年,对私改造运动中,成立了公私合营南京饴糖厂,共有157名职工,其中有40名私方人员,分别于常府街45号、丰富路60号、石鼓路204号、下关惠民桥45号,成立四个车间,厂部设在常府街。” “此后一直为南京饴糖厂租用,原有房屋已被改造,致使金陵刻经处旧址难以修复,故于1988年在此地新建金陵刻经处职工宿舍两幢。” 2015年前常府街未拓宽时花厅尚存。”

周家常府街房屋捐赠时,刻经处以前累欠和今后自用房地产税及接受周志俊兄弟赠与常府街47号房地的过户税款,人民政府均特别照顺,概予免征。刻经处经常的经费,除流通资金外,19525月至19546月,由刻经处护特委员会赵朴初主任委员筹给。“周志俊捐常府街房屋时,并捐旧人民币1000万元(合新币1000 )、帮助完过户税,后得人民政府免征,此款即作经费之用。周后又捐新人民币1000元,为义印经典在刻经处陈列。”19571月,刻经处隶属中国佛教协会,经费一直由会按月拨给。

周氏三兄弟“捐常府街房屋与基地给刻经处,这不仅是对佛教文化事业的贡献,且所捐的房屋,就是刻经处最初一段时期中刻版流通的场所,相隔80多年,仍归刻经处所有,这不是偶然的。”周馥、周学熙父子晚年都精研佛学,周叔迦是著名佛学家、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之一,所以周家愿将此祖宅“归之于金陵刻经处,以为弘扬佛法之处”。

 

常府街4547号北侧正对面的沿街现代建筑后面隐藏着一座青砖小瓦、翘角飞檐的清代古建筑——常府街24号。古建筑为单檐歇山顶,蝴蝶黑瓦铺面,正脊中部用板瓦直立竖排甘蔗脊,两端作传统“富贵不断头”方形回字纹饰、屋顶两侧悬山红漆博风板和悬木鱼保存完好,类似江南园林中水榭和花厅的建筑。

据南京秦淮区文史学者王重阳研究:“这座看似奇怪的建筑,初步推测它应该是清末两江总督周馥的纪念建筑——金陵周悫慎公家祠,之前还曾经被金陵刻经处使用过!”估计原为四面敞厅的花厅,现被隔成多间两层居室,内部建有木楼梯,由三户租客居住,归秦淮区文物局管理,被列为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挂牌保护。在建筑东侧的窗子下面,有文物保护标志碑。

这是一栋精美壮丽的古建筑。感觉这样的古建,在南京城东南地区极少,周边和其类似的,只有文昌巷里建于清末的李鸿章祠堂,但风格已经不是一回事。

不由得想到,常府街24号这栋建筑,会不会原来就和街对面的4547号是一体的建筑,在常府街拓宽改道时,给划成了隔街相望的两处了呢?若此,便是周馥旧宅的花厅、早期的金陵刻经处了。

 

 

记得南京大学教授程章灿有篇“清朝历代两江总督,南京人为何最喜欢周馥”的文章,通过列举周馥署理两江时的几则事例,拿周馥与前后几任总督比较: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是在周馥之前的三任两江总督,他们先后接力,在南京办起了三江师范学堂,论办学,四人皆有功绩,论平易近人,周馥要胜出多多;若跟陆建瀛比,周馥的才干更不知强上多少倍,难怪南京人都爱这位两江总督。

周馥,字玉山、号兰溪,19049月至19067月署理两江总督,任期虽不足两年,但留下了诸多美名。以南京的古都底蕴,现在浦口区的“兰溪公园”及公园A区西门口起始的“玉山路”,莫不也是为了纪念周馥而以他的字号命名的吧!

                       

     

注释  

  孙家鼐撰《吴夫人墓表》

②④⑬ 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明国编《周学熙自述》

③⑨⑩⑫ 周学熙“金陵常府至德乡贤周公故宅建作祠记”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符号江苏·口袋本 第4集金陵刻经处》39

⑥⑯⑱ “武延康:于凌波《杨仁山居士评传》补正”  (武延康,1948年生,南京金陵刻经处研究人员)

 黄山书社《杨仁山全集》20001月第1 569页

 三晋出版社《曾祖周馥》“周悫慎公自著年谱”203

 “江苏省长郑谦请在江苏建立专祠呈”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符号江苏·口袋本 第4集 金陵刻经处》117

 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第16辑》48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南京粮食志》181-182

 “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处研究报告”

 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第16辑》486

 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第16辑》485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符号江苏·口袋本 第4集 金陵刻经处》109-110

㉓ 《南报周末·发现南京》“常府街上,开平王府在哪里” 2017.8.19





常府街24号








常府街45、47号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