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周馥《负暄闲语》,深为周公的博学多识、开放包容的胸襟,勇于担当的情怀所折服。在那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年代,周公的担当精神尤其难能可贵。周公的担当,我体会有三点:
爱国爱民之情怀。周公处理政务,首要的原则是“大凡人存心公正,则虑事详审。先审此事于国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别无流弊否?斟酌已定,义当举办......”。他认为,“处一己之事在让,处一家之事在和、在俭,处国家之事在安而不在扰,尤以固民心为重,不可有幸功图便之心。须时存杜患防危之念,即建旋乾转坤事业,亦只从顺民心做起”。在山东、两江和两广任上,“时势益艰,新政待举,分内应办之事日不暇接,而内外掣肘困难情形有为向来所无者”,面对艰难险阻,“从未尝轻许稍损国体、稍拂民心之事”。“但求有益于国于民,何尝计及一己利害”。在针对义和团滋乱问题上,设法逆折其萌,总以平贼而不失民心为主。在任直隶布政使时,收回天津、撤退保定洋兵,调和民教,官民事后始服。跟随李鸿章操办洋务,参与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天津电报局、架设电报线路、修筑铁路等实业,无不克勤克俭、任劳任怨。周公的作为,在今天看来,依然是爱国爱民之楷模。
求真务实之作风。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周馥追随李鸿章,借鉴西学、筹军务、兴实业、办学校,引进西洋制造技术,在学堂开设数理化、英语等课程,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处理商务,开放口岸,日理万机。然而周公借鉴西学却不盲目崇拜西方,不照搬照抄,对“鄙古圣贤不足道,心醉西法,争趋若鹜”的行为明确反对,认为“考求西学,原属因时制宜”,告诉其后代“我家子弟总以专重儒修为主,不可邪趋旁鹜”。这种格局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同出一脉。周公的行政担当,还体现在他的刚柔并济上,晚清政府内忧外患,底气不足,而处理洋务又免不了与洋人打交道,周公说“今日宦途所最难者,莫如与外人交涉一事”,然而周公在和外人交往中,以诚相见,“绝不存藐视欺骗之心,词气未尝暴慢,礼貌未尝简缺”,遇到“外人间有恫喝,部中每时有偏听”时,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为动”,“久之,外人亦皆折服”。周公用他的儒家风范和果敢的处事风格,赢得了西人的尊重,也维护了国家尊严。周公不仅思想开放,处理洋务不卑不亢,而且作风严谨周详。面对事巨而凡的公务,议条约、议戎政、议地方大利害、议边疆战守,先分其轻重缓急,慎选主事之吏处之,从不拖泥带水,遗祸于后。他认为“若为国家事迁就敷衍,欲速见效,必遗祸于国”。在任津海关道时,兼管直隶全省商务、教务,先后六七年,地方平安,惟事先预防,临事速断。交卸时,计未了之案,只钱债数事。在四川布政使任上,“适值义和匪起,莠民蠢蠢思动,乃设法逆折其萌,剿匪安良,幸免滋乱”。直隶任上,1901年受命处理教案,“勘视各处教堂茔地”、“议民教永远相安章程”,殚精竭虑,终“直隶全省教案亦经妥与议结,并收回天津,撤退保定洋兵,调和民教,外人尚无异言。当时官民有不尽知我用意者,事后始服”。周公曾事于曾国藩、马新怡、张树声、李鸿章,皆得信任,“惟事合肥李文忠公最久”。李鸿章对周了解最深,曾赞曰:周某用心极细,虑事最精,且廉正有魄力,非时人所及也”。从李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周公不仅勤政廉政,更有很强的执行力。周公工作求真务实,治理有方,政绩突出,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不计得失的胸襟。周公行事,惟义是视,认为“违义而荣,不如守义而困”,为此不计个人得失。他曾总结“我任司道时,于有益于国于民之事,莫不勇往图之,未尝一日偷安”。每当利害交乘,总是守素节用,淡泊处之,尝日:“某一生作官,能得几日?今从若言,可以苟禄邀誉,如公事何?清夜自思,所负多矣。彼不便者,不过污蔑我、买弹章劾我,或诱小人造飞语疑忌陷害,此乃彼错,非我错也,即脱冠归去,此心何等干净”!处理外交,遇有洋人威胁,从未尝轻许一稍损国体,稍拂民心之事。尝告人日:“与其将就一时,遗患于后,宁投劾而归,不忍昧心轻许也”。甲午战争爆发,周受命总理前敌营务,周深知“北洋一隅之力不敌日本一国之力”,面对友人劝说“此役必败无疑,尔往前提何为?”周公大义凛然称“明知必败,而义不可辞也”。周奔波操劳于前后方,“军械粮饷,转运取买,萃于一身,艰难百折,掣肘万分。然而自始自终,余未尝缺乏军需一事”。为大府谋划,但求于公有益,虽劳怨赔累,皆所不辞。周公“一身行止,惟义是视,从不趋利避害。当患难,可辞而不辞;遇富贵,可就而不就”。周公驰骋官场三十余年,尽管遇到猜忌陷害,依然泰然处之,宠辱不惊,屹立而不倾。周公不计得失的宽广胸怀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纵观周公一生,治学严谨,勤政廉政,宽于待人。尤其参与李鸿章主持的北洋新政,称盛一世。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攻坚关键期,需要更多像周公一样的干部担当作为,为国谋富强,为民谋福祉。
周公总结一生,曾对晚辈说:“我为官三十余年,心中所筹画者,属员知者十之三四,幕友知者十之五六,继我任、知我谋者十之二三。”周公的高明高深,更非我辈所能揣测。我想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个词表达对周公崇敬之情,不知是否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