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新发现的老照片,是79年前周学熙率秋浦(今东至)群儒捐资祭修文庙典礼前的一次合影。江南春末,寒意未尽,文庙门首油漆斑驳,字纸脱落,犹晚清的士大夫,老态龙钟,渐显颓败之势。只有左右楹柱上的衔环倒爬狮,还显现出往昔高贵、典雅之气。雕花门窗的廊庑前人气渐旺,给衰败的古风带来一抹生机。一群绅士依阶而立,慈眉善目,衣冠严谨,素袜无梁布鞋,缎袍马褂瓜皮帽,演绎着一脉相承的中国古典学范;间有几袭孔圣人须髯,一望而知是群鹤中德高望重者,一派庄重、儒雅之风。
照片前排左一徐佩斋,为国民党(筹)秋浦县常委、梅城中学创建人;左二周廉访,前清遗老、县农林公会首任会长;左三略显傲气者为地方父母官、秋浦知事郑宝年;左四林锦文(1865-1940),时年61岁,为秋浦县商会会长;左五为周学熙(1866-1947),时年60虚岁,为已故两江总督周馥四子。据1991年版《东至县志》(东至县在民国前曾称“至德县、建德县、秋浦县、东流县”)介绍:“周学熙于光绪三十二年任长芦盐运使,集资组织启新洋灰公司,开办滦州煤矿(后为开滦煤矿)。继调任直隶按察使。民国元年后,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后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旋即辞职,五年,再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倡设中国实业银行……还在天津、青岛、唐山、安阳开办华新纱厂(周任青岛华新纱厂专董、侄叔为常董、次子志俊佐之——卫辉厂建成后,子志俊始继父业,任青岛厂常董,主持厂务),是民国初期北方财政、实业界的著名代表。”1908年4月,经慈禧批准,周学熙发行股票30万股,集资300万元,创办了北京自来水厂,在东四牌楼钱粮胡同挂牌办公,自任公司经理。
后排左一脱帽者为欧阳孔锐(1879-1946),时年47岁,国民党(筹)秋浦县常委、文庙工程处监理,紧挨身旁的是他的两位助手;左四是知名茶商、县第六模范工厂首任厂长董雨田;左五是时任农林公会会长鲁宝书;左六是为乡绅、梅城中学创办人之一徐景斋;左七为石台县第八模范工厂首任厂长、秋浦县梅城绅士王雨田;左八为秋浦乡贤祠(两江总督周馥纪念堂)主持施可铭。
1924年底,周学熙辞去了北京政府所有官差之后,萌发了回乡祭祖和捐资修建家乡文庙、巡视祖籍所办实业的念头。1925年春,他委托安徽优等师范学堂毕业的同乡欧阳孔锐为重修秋浦文庙的监理,从北方运来钢材,从唐山自办的工厂运来“龙马太极图牌”细绵土(水泥),乘火车抵南京,转乘江轮逆水而上,到达安徽省城安庆。借在省城短暂停留之际,周学熙拜祭了安庆鸭儿塘边的周悫慎公馆(周馥祠堂)。随后,从安庆过江,回到家乡秋浦县城(梅城)廓外玉峰山前老宅。这张旧照,就是那时留下的,时间是1925年4月29日。
旧时,周氏门第显赫。一介儒生周馥从李鸿章麾下文案做起,官至一品(两江总督又两广总督),其十一女(小九妹周瑞珠)嫁与袁世凯的八公子袁克珍(凤镳);四子周学熙,两任北京政府的财政总长,长期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实业界的代表人物,与南通的著名实业界人士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周氏父子不忘桑梓故里,单就照片上的文庙而言,光绪十七年(1891)第一次大修,周馥就独捐大洋11200元。子承父志,35年后,周学熙以60岁的花甲之年,在文庙内成立了两个“办公室”,一为“秋浦县自治委员会”(内设“国民党县党部筹备会”),一为“秋浦县文庙工程暨典礼筹备处”。若仔细看时,尚见门头上的彩缎红花和大红灯笼。东西廊柱上还嵌有一副不见载录的佚联:“四时律序开新运,万仞宫墙起壮图”。
文庙修成后,是为县内一大人文景观。内有泮池门二、下马石二、棂星门二、大成门三;中有泮池,池上建桥,有月台、崇圣祠、敬一亭、会馔堂、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宰牲所、大成殿等。大成殿建筑面积558平方米,“大成殿”三个鎏金大字为周学熙亲书……1995年5月25日,经周氏父子两次重修的秋浦文庙,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被一场突来的山洪冲毁,荡然无存。
秋浦文庙的人文遗产,就只剩这张“记忆之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