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启新协理王仲刘病死,这时常董们要周叔弢出山,1945年7月,周叔弢又任启新协理职务。不久日寇投降,袁克桓迫于形势而辞职,周叔弢遂升为总经理,直到解放。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倒行逆施,发动内战;崩溃之时,又垂死挣扎,迫令天津的一些大型企业“南迁”,震动了天津工商界,许多工商业者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周叔弢一方面收听延安的广播,找来毛泽东所著《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了解共产党的决策;一方面同另一位著名爱国企业家李烛尘一起,利用“三五俱乐部”这个工商界头面人物活动的场所,先提出大型重工业工厂,迁到哪里去?如何迁法?数以千计的职工如何安置?激起的工潮谁人负责?以此拖延时间,抵制南迁。
解放前夕,中共天津职业委员会书记王文化同志,通过地下工作者周骥良,找其伯父周叔弢做工作。骥良同哥哥周骏良一起,引见王文化,第一次相见双方就谈得很融洽,王谈到了天津和唐山都即将解放的形势和共产党的城市政策。周叔弢开明地表示,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一些了解,对毛泽东非常敬佩。当时,周骥良还问过他,是否想“走”(指离开大陆),他的回答是:“绝对不走”!当初天津工商界人士思想顾虑颇多:不跟国民党政府走,留在天津,日后的命运会怎么样?无产阶级的革命对象,自然要包括城市资本家,是敌是友?何去何从?通过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帮助,周叔弢和李烛尘先生带头,在三五俱乐部和其他场合,宣传解释共产党保护民族工商业和工商业者的政策,稳定工商界上层人士的情绪,保存天津工商企业的实力,与广大职工一道,为迎接天津解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