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华新纱厂实行常务董事负责制,开始周学熙自己任专董,侄叔弢为常董,次子志俊佐之。后来卫辉纱厂建成,周叔弢到卫辉厂主事,周志俊继任常董,主持厂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为了应付与日商激烈斗争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鲁建立可靠的原料基地,使工厂有充足的原料供应;经常派人到集市上收集顾客反映,还买回日本厂产棉纱回厂作检查对照,找差距,改进调整,不断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质量求生存,开辟广阔的产品市场,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中国纱厂刚刚获得发展,多沿用机匠、工头管理制度。华新建成后,最初采用工务长制,继而改为工务长与总工程师并行制,最后改为工务长兼总工程师制;培养得力的职工队伍,延聘进步人士关锡斌负责培训工作,增加福利设施,除兴建宿舍大楼,创办职工俱乐部,开展正常文体活动外,还实行了一些比较原始的劳动保险制度。在厂办起了职工补习学校,初级班学文化,高级班学技术,并从高级班毕业的工人中选拔职员和技术人员,使后备力量不断成长,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依靠雄厚的金融资本,通过其父,以“灰矿财团”存款转贷华新,支持纱厂的改造、更新、扩充与发展,保证纱厂正常的原料供应和产品周转。
青岛华新纱厂经周学熙、周志俊两代的苦心经营,到抗日战争前夕,已拥有设备44000纱锭,8000线锭,500台布机,以及全套漂染、印花、整理设备,成为纺织印染全能厂。最初,动力为蒸气透平发电,建立了以电气动力为标志的现代机器大工业。
周学熙曾东渡日本进行考察,感受颇深。于是,志俊在其父的督成下,1933年也西行考差了美、德、法、英、荷、比、丹、奥、瑞士、埃及、意大利等国家。在8个月的行程中,重点考察棉纺业,特别是在美国参观了产棉区和纺织印染厂、纺织机械厂近百处,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新技术。在美国时,他还参观了芝加哥百年博览会。此行他写了3本书,一是《瀛寰小记》,对所到各国的山川名胜、风土人情作了较详尽的记载;二是《杼轴漫谈》,叙述了各国纺织印染工业和纺织机械工业当时的发展情况和生产技术水平;三是是《芝博琐言》,介绍了芝加哥博览会展出的各国技术成就。这次考察,使他增强了进一步办好企业,以“实业救国”的信心。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归国途中,他曾赋诗一首,抒发当时的情感,表达胸中的抱负:
吾道不行浮海去,一年作客感秋来;
长风万里吹华发,驿路千程老异材;
故国经猷空自许,邮亭身世慢相催;
箧中留得兴齐策,击楫高歌亦快哉!
周志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为了躲避封建势力的欺压,逃避封建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军阀、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从外国资本那里寻求保护。同时,由于中国基础工业薄弱,民族资本工业缺乏资金,因此不得不与外国资本发生联系。早在1928年,周志俊就与言熔甫及美国侓师温斯在天津合办美商中华平安公司,中美资本各占一半,在美注册,经营天津和北戴河的房地产出租事宜,并代理美商美亚保险公司的业务。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外商保险业务相当兴隆,同时房地产租凭也很活跃。平安公司在天津经营了较高级的旅社“搭客饭店”,并买进“西门子大楼”,同时积累资金,投资美国证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