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周馥与上海复旦大学

张仲民 |发布时间:2017/11/24 15:56:44|栏目:家族研究 |浏览次数: 2400

众所周知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却不知当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对其的创办与维持起到了重大作用。


1905年3月,因内部发生权力倾轧并升级,1902年才成立的震旦公学解散,马相伯带领学生从老震旦脱离,准备另立新学校。震旦退学重建之事引起了两江总督周馥的注意,为此周馥专门发电报给驻上海的苏松太道袁树勋,询问有关情况,“震旦生退学,闻因教习不允添课,马欲另建一校,确否?如该生等,果系可早,或拨官款,暂赁校舍,俾免逃散”,并要袁查明后回复。袁树勋也迅速回电,将震旦事件的来龙去脉告知周馥,电文最后说:“查震旦生能知爱国,恪守宗教,实为难得,自应遵谕设法维持,晤商马君,如何定办,再禀。”


或许是受到周馥对震旦退学事件态度的影响,当时在上海的绅商如张謇、王丹揆、曾少卿等,也纷纷关注该事件,计划成立新震旦,以解决学生无处求学的问题。1905年3月25日,这些绅商决定推选马相伯为新校校长,并讨论筹措资金办法,商借吴淞陆军公所为校舍,且立即电请两江总督周馥等人,希望得到批准,而周馥也立即回电,答应会就借用事同军方进行讨论。稍后不久,军方即答应将驻军一律牵走,公所暂借与学生。随后,新震旦的创办活动迅速展开,周馥特派手下陈季同前来上海,筹划有关事宜。


之后,候补道曾铸(即曾少卿)、施则敬等人禀请周馥,请求为新震旦拨款,而周馥根据袁树勋的回复,也认为“该书院办理数年,颇著成效,自应力与维持”,批复江藩司会同上海道、学务处,迅速为新震旦之建设筹措经费。但上海道库并无款可拨,后又禀请周馥,周馥当即让南京、苏州两藩司、学务处迅速合拨一万两白银,给新震旦作经费。


为感谢周馥的大力支持,复旦校方在开学成功后即致电周馥,表示感谢:“两江制台钧鉴:复旦十六日已开校,仰赖成全,敬电谢,全校公叩。”周馥也回电表示期望:“复旦公学开学伊始,愿教员实心训导,诸生锐意潜修。谨为全校贺,并为学界贺。馥。”


(作者:张仲民 编辑:吴娟)

原文标题:《复旦公学创校史实考》,本文有删减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