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轶事史话 > 《负暄闲语》后记

《负暄闲语》后记

林宇|发布时间:2017/5/12 15:38:57|栏目:轶事史话 |浏览次数: 2237

《负暄闲语》原在《周悫慎公全集》第三十五册,蒙周家允为单独刊行,嘉惠世人。某也不才,忝列校勘,诸友人命作文以记之,固辞不获,勉力敲击键盘,简述第一读者的阅读所感以复命。




《负暄闲语》写作意图是什么?其自序曰:“此篇为诫诸幼孙而作也。”知此书是周家家训。周氏后人没有辜负周馥的厚望。周家五世人才之盛,就说明这本家训的价值,他就是周家的传家宝。与其他家训根本不同的是,作者身处的历史背景大不同。李鸿章明确意识到,中国正处在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周馥作为李鸿章最得力的助手,自然对“大变局”的内涵和味道有着与别人不同的体悟。




周馥在自序中接着说:“诸孙年稚,读书无多,复爱流览西籍,恐将游骑无归,难以成立。”形势严峻,问题繁难。“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这个大变局中,教给孩子们一些什么呢,让他们如何做才能站得正,走得稳,学有成呢?“因其所问”,就是教育孩子要精心,要努力去解开孩子的心结,析疑解难;“就书史所载,见闻所及,引伸之以广其义,随笔记载,略分其类十有二”,就是教育孩子要细心,帮助孩子广闻博见,确立以修身为成人之本的核心立世信念,从多方面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家庭琐琐絮语不足以阐大道,然登高自卑,学道之功实基于此”,就是教育孩子要耐心,反复强调要循序渐进,告诫“欲速则不达”。宋儒言:“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此之谓与?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到有一种现象很普遍。年轻的爸爸、妈妈,年长的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外公在孩子管教即将失控时,手足失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苦恼不已。准爸爸、准妈妈鼓足了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孕期饮食、胎教上下足了工夫,还是有种种不满和焦虑,急坏了周亲和仁人。我常常想,如果正在和即将要管教孩子的家长们,象《负暄闲语》中所倡导的那样,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细心,少一点粗心;多一点精心,少一点随意,祖国未来的花朵是不是可以更好的茁壮成长呢?是不是可以绽放得更加绚烂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被马克思赞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谈诤谏》一文中写道:“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写的书。”以上种种,为人父、为人母的人们是不是可以借助《负暄闲语》更加深入、细致、全面地思考思考呢?




孟子要求读其书、知其人且要论其世,我试着按照他的话来完成我的工作。可是晚清、民国之际的书实在是难读,越是写的好的书,越不易与他对话。我起先有些畏难情绪,又有一丝征服的野心,踌躇不已。好在众师友既提供资料,又讲习研讨,让我信心大增。本书的导读和附录提供了东至周家丰富的史料,有趣而广博的历史故事,兼及知人论世。作为编者的我又可以读者的身份来多次了解其书、其人、其世,有幸抢先得到极大的阅读快乐。

我的工作主要是写了一部分导读。在这之前和之后,又反复将全书默读,愈久愈觉有味。周馥《负暄闲语》根自理学,又深而广之。其深,如在《读书》一目中说:“君子眼觑千古之上,心契造化之微,贵贱生死视之如蜉蝣朝菌……”“后世许多兵农、刑政有益身心、家国之书,皆从宋四子之书推演出来,或由之而不知,或语焉而不详耳。世人眼孔小,心思粗,自看不出”。其广,如在《崇儒》一目中比较儒、释、道、西四学,反复推求,精义叠出,妙语连连。这些读者想必也有同感。




读书历来重视第一篇文字。如学《易》,王弼强调要把乾、坤两卦吃透。读《论语》,最为大家熟知的话就是开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过中年,至今记得最熟的字就是小学时学的“人、口、手、日、月、星”。面对《负暄闲语》,我没有找到免俗的理由,故而也特别重视其第一篇文字《读书》。

《读书》有16节正文和1个附录。第1至第6节谈读书的心法,这是务虚,是大纲,也是总论;第7至第16节谈各种书该如何读,这是务实,是细目,也是专论。附录是作者的特色栏目,广征博引,让看附录的人有更多可参考的资料,做到广闻博见,“开性灵”。

读书的心法秘诀就在一个“静”字。古人说,读书有三到,口到、手到、心到,其中心到最急。心到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做到心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读书人急需解决的,更是有心读书的人所急需解决的。在如何做到心到时,习惯上大家总是去批评“心不在焉”这种状态。这种说教是就事论事,而且还是反面说教,究其实让人还是不能知道,如何做才能算是心到。如何从正面立论,这需要真工夫。可就是这个真工夫往往为一般人所滑过。事实上,滑过的恰恰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觉悟到这一点,最后死于文字之下。教训不惨痛吗?




到哪里能找到“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他对这个问题确实下了真工夫?当我把《负暄闲语》第一部分《读书》再三再四读了之后,梦寐以求的竟在眼前。如第1节,“幼年读书须平心静气,详细推索,不可贪多务博。圣贤之语,皆指身心事物上说,非如佛老谈空说妙。”这是说读书要平心静气。又如第5节,“格物,原就己心中已知事物之理,而复遇事参究,自然理境日豁。若如王阳明之门人,将庭前竹子亦加格物、工夫,积思成病,是入魔道矣”。这是讲读书要静心,不被内物外物所纷扰。又如第7节,“读书以四书、五经及性理等籍为主,《史》、《汉》诸书有关经济者次之,西学则又次之。必经、史已通大义,再求专门之学。尤须先考中国典籍,再考西书。中国典籍中自有专门,若不通经、史而径步趋西学,必致中无主宰,作人奴婢”。这是说读书要专心。

古人常批评“书不终卷”的读书态度,从正面说就是读书要全身心的读,要专心的读。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一出,学术界顿时山摇地动,而一些老成人却并不看好这件事,为此而深深忧虑:上已出,下在哪?《周易》注重原始要终,《大学》也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老子》也强调“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晚清执掌学部的张之洞也特别强调,读书要期于有成;经读何经,史治何史,自己必须有个决断,否则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培根在他的另一本名著《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书)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有古今中外,理却无。


作者简介 :林宇,北大学者,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顾问。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