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周仲铮的人可能不多,但提起大名鼎鼎的淮军将领周馥,可谓如雷贯耳。周仲铮即周馥的后裔,旅德画家和作家。
一、
一百多年前,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西南约五里地的小山村里诞生了一个影响安徽乃至全国的大家族——周馥家族。20世纪上半期,周家以天津、上海为基地,形成了庞大的官商型实业家族。到了20世纪下半叶,这个家族又以北京为中心,进而走向海外,形成了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其杰出人物之众多,足以办出一所一流大学。
同治元年(1862年)春,李鸿章组建淮军,周馥应募,深得李鸿章赏识。周馥协助李鸿章创办民族工业,修铁路,建学校,成为李鸿章幕府最早、也是最“铁”的一个幕僚。他跟随李鸿章办洋务达三十余年,深受倚重,是淮系集团中颇有建树和影响的人物。
据《清史稿》卷449《周馥传》记载:"鸿章之督畿辅也,先后垂三十年。创立海军,自东三省、山东诸要塞,皆属焉。用西法制造械器,轮电、路矿,万端并举,尤加意海陆军学校。北洋新政,称盛一时,馥赞画为多。"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李鸿章在写给慈禧太后的一份奏章中说:"吾推毂天下贤才,独周君相从久,功最高,未尝一自言,仕久不迁,今吾老,负此君矣",称赞周馥"才识宏远,沈毅有为,能胜艰巨,历年随臣筹办军务、洋务、海防,力顾大局,劳怨不辞,并熟悉沿海情形,堪负倚任"。
在周作人笔下,周馥穿着棉袄、棉鞋,像一个教书老先生,很朴素:“可以说,在五十年中所见到的新旧官吏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他来的。不是因为他叫我们‘办局子’,乃是为了他的朴素、诚恳的态度,不忘记我们两个留校的学生。这在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大概是不会得有的。”所以,若不是真有所感,周作人不会在五六十年之后,仍然印象生动地写出以上他对周馥的回忆来。
周馥去世时,黎元洪为其写的挽联亦非常诚恳:“迟暮师生,情真语挚,清谈竟日,礼数皆宽,人以为姻娅往来,岂知桃李新阴,曾亲传圮上阴符、信陵兵法。”周馥的学生中,有的已当了总理了,如段祺瑞、陈光远、齐燮元,却依然以学生自居,可见周馥的平易近和他学生的心目中他的地位。
周馥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常规,延绵百余年而繁盛不衰,素有"安徽大宅门"的美誉。
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周馥的孙女周莲荃出生。少时,周莲荃也和其他富贵人家的闺女一样,深居简出。15岁时,中国开始了“五四”运动。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周莲荃逐渐不甘于大家闺秀的生活,她觉得女子也应该像男子一样进学校念大学,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仲铮,意为铁骨铮铮。
青年时代周仲铮就读于天津北洋女师和南开大学。后去法国,成为第一个毕业于巴黎政治大学的女子。战后居住在德国柏林。1951年起,她决心学习绘画艺术并开始写作,从此成了名噪海内外的知名画家和作家。
大概80年代左右,机缘巧合之下,周仲铮认识了时任合肥市文化局宣教科负责人的合肥市图书馆前馆长凌波,两人成为信友。
1987年,周仲铮表示想要将祖父周馥的书捐给家乡的图书馆收藏,于是将台湾新出版的《周悫慎公全集》捐给了合肥市图书馆。
据凌波回忆,当时合肥市图片馆非常重视此次捐赠,特别举行了一个仪式,还拉了个横幅“《周悫慎公全集》入藏仪式”,书用红绸子扎起来放在中间。
过后不久,周仲铮又寄来了10本她的自传体小说《小舟》,这本小说是周仲铮第一本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中文版小说。
“小舟”是周仲铮的学名,书中提到,为了获得这个名字,即为了进学校,她与双亲之间进行了一场斗争,那也是传统旧思想和进步新思想间的一场冲突。
在合肥市图书馆,我们见到了这本入馆藏已有近30年,保存依旧完好的小说。
作为和周仲铮通过书信的人,凌波很自豪,由于搬家等一些客观原因,很多书信暂时不知散落何处,但有一封,凌波早早地就将其扫描进了电脑。
这是一封附带一张小画的信,写信日期为1987年12月28日,临近春节。
信里提到,周仲铮当时正好接到一位日本外交官夫人送的生日挂历,不知该如何报答,就把凌波赠给她的一本精装画册《合肥》,转赠给了那位日本驻波恩外交官夫人。
“我想这是很好的宣传,她更欣赏有日本文说明。我真谢谢你!”。她并在信中附上了一副她自己亲手画的专门送给凌波的画,画名《小舟与大舟》。
凌波感慨:“她(周仲铮)没学过传统中国画,但是她画的东西都有中国味,这大概因为她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的东西。”
关于周仲铮,凌波还清晰地记得她专门写过一首诗,名为《乡恋》,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桥流水似江南,梦里还乡总未还;愁问莱茵河上水,可能流到我家园。
凌波深受触动,写下了《何处不归帆》,用以纪念这样一位身在国外却心在祖国的大家。
三、
凌波告诉我们,周仲铮在信里提到希望可以回家乡安徽看看,并邀请他做向导。后来周虽回国两次并受到了邓颖超的接待,但一直没有机会回到她祖父的故里看看。
去周家的故里看看,也成了凌波多年的心愿。
5月19日,现任安徽省世界语协会会长的凌波去石台县参加世界语公益讲座,那里离周馥家乡很近。会议结束后,他当即决定,趁此机会了结自己多年的心愿。
那是一个未经开发且很不起眼的小山村,位于东至县的西北角,纸坑山下。村中尚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大概就是接官厅和祠堂了。
说起那天的经历,凌波也是觉得有趣:“我刚进村子的时候,家家关门闭户的,我想找人问问又找不到人,然后我就拿小飞机想拍一下村庄,这时来了个女的,看到我这个东西估计觉得新奇,主动问我在搞什么,我说我来拍这个东西,然后就聊开了。一问正好她们家姓周,也就是她把我带去祠堂那里的。”
说是祠堂,其实也就是几根柱子撑起的空架子,所有木质结构都没有了,钢筋水泥因为烧不掉,所以当年日本人飞机都没炸掉。
同样的,矗立在村口的接官厅原来有三座房子,前两座被日本人的飞机完全炸毁了,最后一间房子因为是水泥钢筋结构才得以保存下来。
据凌波给我们介绍,那是安徽首次使用水泥盖的房子。
“周馥是晚清重臣,又当过黎元洪等人的老师,他的后人搞工业这块很厉害,在那个当地人都不知道洋灰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就是用洋灰制造的这第一所房子。”
周家留给后人的无非两种东西,一种是有形的,如接官厅;一种是无形的,那是在家族中传承的一种精神,正如周馥在其晚年著的《负暄闲语》中,教导其子孙:“君子待人固厚”“违义而荣,不知守义而困”。
寓雄奇于淡远之中。这便是周馥家族留给后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吧。
(资料图片由凌波先生提供,感谢合肥市图书馆李永钢先生提供采访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