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轶事史话 > 玉山诗集

玉山诗集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14/1/5 22:38:12|栏目:轶事史话 |浏览次数: 3067

在我不多的藏书中,周景良先生题跋本《玉山诗集》,是我非常格外珍视的。因为它凝聚着前辈学人,对晚辈深厚的情谊。


这是我约二十多年前在琉璃厂买到的书,书上还留有火漆印记小纸牌,据说,印有火漆印记的书,是专门卖给海外客的,海关凭此就可以验放出关了。有火漆的书不一定就是文物级好书,反而都是些清末民国时期的印本。还记得,当时卖书的架子旁就挂有“只供外宾”的牌子。当年琉璃厂一条街卖旧货的店铺(都是国营的),大都挂有这样的牌子。到现在我还没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内外有别。我对旧书有兴趣,有时就壮着胆子到“只供外宾”的书架前挑挑,也没有人来干涉,如果有选中的书,当然要按外宾价付款。


这书买到后,随手就扔到家中,也没有在意。几年后,因缘际会认识了周叔弢先生的文孙,物理学家周景良先生的哲嗣周群兄。一次在我家中聊天,说到了他的高祖玉山公。我想起了曾买到的这本诗集,拿出来给他看,他非常感兴趣,说:能否拿回家,给他父亲看看。我当然没意见,并表示,你家里如不存,书可以奉送云云。书拿走后,时间一长渐渐也就淡忘了。想不到大约半年后,他又把书拿了回来,而且还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其尊人景良先生用漂亮的隶书,给我写了一篇声情并茂地题跋:“先曾祖父玉山公诗集四卷,诗中感事愤世,深抱当世忧患之心,盖公少值离乱,后历宦四十年,亲睹国家衰微,生民艰苦,所感尤深也。过去私家印书不过一二百部,推想此书亦不外如是,此书虽不比宋元佳椠,然印行至今已历八十年,其中迭经事变,天壤之间不知能存几部,桂林先生偶得其一,亦足珍惜也。集内收诗止于庚申正月,至辛酉九月所作十三首,仅据玉山公全集补录。一九九七年一月五日  周景良志。”题跋用的是佳楮好墨,也可以视为一件书法艺术小品。我们都知道景良先生是学理工出身的,但这段题跋写的与黄丕烈、傅增湘相比却毫不逊色。真是家学渊源有自,绝非浪得虚名。

《玉山诗集》作者周馥,其子周学熙等编校。民国庚申年(1920年)上海仿宋书局聚珍版印行。原装四卷二册。以编年体收入周馥一生主要诗作。 曾任京师大学堂总办的清末名士于晦若(式枚)作序,有周馥“时年八十四岁“自叙。周馥(1837-1921),字务山,玉山,号兰溪,安徽建德(今东至县)人。他的一生亲历了激荡巨变的一部中国近代史。所以《玉山诗集》中“深抱忧患之心,感事愤世”之作,贯穿了始终。从太平天国之乱到洋务运动,从中法战争到中日甲午之战,从八国联军侵华到中华民国成立等,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他都是亲历者,更以他特殊的际遇和所处的地位,对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其中的历史人物,看得比常人更清楚,感触也就更深。有感而发,汇为《玉山诗集》。真可作为史诗来读,对我们考索历史、品评人物是有帮助的。咸丰末年,他避战乱到省城安庆。同治元年(1862年)春,李鸿章组建淮军。周馥应募,深得李鸿章赏识,即“招往办文案”。从此,他跟随李鸿章办洋务达30余年,深受倚重。由候补县累迁至封疆大吏。周馥真够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一介穷儒,连个秀才都不是,却以文笔洗练为李鸿章器重,从帮办文书直到参与决策,李鸿章办外交,建新军,搞洋务运动,周馥都是左右手,周馥后由代理直隶总督调任山东巡抚,后又任两江总督,声威赫赫。李鸿章无疑是影响周馥一生命运关键的人物。在《玉山诗集》“感怀平生师友三十五律”中,周馥用诗加诗注的形式品评了三十五位历史人物。第一首就是写他的恩人“李文忠公”,诗曰:“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何意得公怜。偏稗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说的也是李鸿章的知遇之恩。其他如写曾国藩、醇贤亲王、荣禄、孙家鼐等都是晚清历史的风云人物,音容笑貌,可想见其人。甲午战争失败后,周馥写有《感愤诗》五首收入《玉山诗集》中,“岂真气数力难为,可叹人谋著著迟,自古师和方克敌,何堪病急始求医。”“斩佞上方难请剑,知兵黄石更无书。澄清会有中兴日,可怜微臣鬓已疏。”以抒发胸中的怨恨与悲愤。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周馥升任山东巡抚,并加兵部尚书,达到了他的人生顶点。《玉山诗集》中这时的诗作,却往往是惶恐和淡泊,保留了一份居高位者难得的清醒。入民国后,周馥息影读书,悠游林下。民国十年(1921年)8月21日病逝于天津寓所,终年84岁。

周景良先生是周馥的嫡重孙,他的父亲是大家熟知的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祖父是周学海先生,叔祖父周学熙。景良先生是 周叔弢先生最小的兒子,早年毕业于清華大学哲學系,1950年又非常明智的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後以此為职业,任职中国科学院地質研究所多年。暮年榮休之後,則以版本目錄、金石书画自娛,周一良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景良先生,说他“由於家庭的熏陶和影响,頗為好古,對於版本目錄、金石书画等等都很有兴趣和修养,离休之後以此為生,頗得其乐。”据说,景良先生近年有《景良忆旧》的写作计划,不知有无实现。周氏家族到周群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了。周群兄近年经常出现在古籍拍卖场,看来这“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后继有人了。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