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溶洞
历山溶洞
大历山除了人文传说、佛教文化之外,还有一胜,就是有待开发的溶洞景观。
根据地质资料和地质专家考证,历山为古生代地层,故有碳酸岩石形成的溶洞。已经初探的有双龙洞(又名隐龙洞)、燕子洞、堆云洞等八个洞穴。洞内石笋林立,钟乳悬挂,兼有帷幔、珍禽异兽、琼浆仙果等形状。“双龙洞”中两条由石钟乳形成的“巨龙”在乳白色岩石的衬托下,似腾云驾雾,非常直感形象。
“燕子洞”内厅堂高大,地下河的流水,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据传说此地下河通达长江。而一进“堆云洞”,即有一尊形似笑容可掬的白发髯眉老翁的钟乳石立于堂中,喜迎游客。洞内,乳石嶙峋,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令人叫绝。堆云洞前成片的裸露石,也是形态各异,有“禽”有“兽”,形状或仰、或卧、或游、或嬉,如同动物世界。
历山溶洞自古以来,引发众多文人名士的探游,有的还留下了赞美溶洞的不朽诗篇。清时名士汪之涟在游双龙洞时,就赋《隐龙洞》诗一首:“山洞由来远,神龙日隐眠,藤萝常碍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蚀,新泉滴露涓,云从应有会,腾踔最高巅。”
历山白云洞
(摘自《漫步秋浦 东至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