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周氏家训的“四修炼”

徐从福|发布时间:2014/10/27 9:38:05|栏目:交流天地 |浏览次数: 2402

周氏家族是我最崇拜的家族之一,缘于儿时父辈们讲述有关周馥家族故事的熏陶。后来我写的小文章中也多有涉及,如《重游四角尖》《美丽尧乡最动人》《元甲山,一坛尘封千年的老酒》等文章,用文字表达我对这个伟大家族的崇尚和褒扬。最近浏览了周氏家族有关资料,我对周氏家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周氏家族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我今天只想谈谈周氏家训的“四修炼”。家规与家训,一个是法律层面,一个是道德范畴。周氏家族的家规十八条,就是周家的家法,以法律形式规范周家成员行为举止,家人如若违犯,如同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而周氏家训则是以道德标准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人如若违背家训,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周氏家训共有六条,我认为它从“心”“身”“言”“行”四个方面对家人提出如何进行修炼,我把它概括为“四修炼”。


一是修心,可使岁丰。家训前三条都是教诲修炼心志的问题。周氏祖先最聪明之处,在兴家立业上,注重人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上层建筑的构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顶层设计。在制订家训的时候,用一半的篇幅在阐述“心”的作用,形象比喻“耕心田者,岁丰收”,而耕尧田、汤田必有水患旱忧;用存“好心”即集阴功、除 “坏心”即祛隐恶进行正反对比,阐明好心者“必邀福泽”,坏心者“祸殃必至”。


二是修身,可正家裕后。周氏家训中很强调一家之主的“身正”的重要作用,“今日子弟即后来之家长,不可不讲修身之学。”修身,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古人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列在一起,且放在首位,可想而知,人的“修身”的重要性。周氏家族繁衍百年,家丁兴旺,人才济济,遍及海内外。这种“正家裕后”的现象,我们必将从中受到感悟和启迪。现在想想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就是这种“修身之学”。家长正则子弟正,家长不正则子弟歪。一个男盗女娼的家长,其子弟怎么不会偷鸡摸狗?这里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扣子论”,作为一家之长,首先要扣好自己第一粒扣子,以下的扣子才不会错位。


三是修言,可正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周家祖先把要求家庭成员在言谈交往中,对说话的对象、说话的场合以及说话情感等方面都做有要求,不可造次,不可贸然,不可无礼。周氏家族这种对家庭成员言语的修炼,丰富了其家族特有的家文化,对周家家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精神文明创建提到了重要位子,但公民文明素养并不让人乐观。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说脏话、说话不礼貌、随口骂人等时有发生,与“五讲四美”的要求相差甚远。如若我们每个家庭都能从周氏家训中汲取营养,注重语言美,整个社会的文明度就一定会大有提升。


四是修行,可福佑子孙。周氏家训上 “慎举动”,我把它理解为修炼、规范家人的行为举止,也就是“修行”。周氏祖先对家人的行为举止规定比较具体,在提出“头容则直,手容则恭,足容则重,推而至于饮食起居,莫不有礼”。用一反问句举例说明一个道理:有行为举止“邪僻乖张者”,就不会培养出好的子孙来。这就要求家长做“家人之模范”。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曾在官港四角尖山了解到的有关周馥家族与明王禅寺妙法僧师的故事。周馥曾启蒙受教于此,为感妙法僧师教诲之恩,亲派次子学铭、四子学熙(1915年袁世凯任内任财政总长)专程来四角尖祝102岁高寿,赠送匾额和寿联。匾书:“慧照秦关”。寿联曰:“谁言世上难逢何以今朝逢妙法,未必人生不满居然前岁满期颐。”这是周馥作为一家之长在践行、传承周氏家训的范例,一个模范家长之形象赫然矗立在我们的面前,令世人敬仰。周家人富贵而不忘乡里 ,荣华而不忘感恩。周家芸芸众生,在汹涌彭拜的历史洪流中,没有一个人走向人民的反面,这种特有现象,我们不难从周氏家训中找出答案。


家训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和家族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现代社会家庭的分散和独立,家规家训变得愈加少见稀缺。随着马年第一问“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的展开,当翻开沉睡多年的周氏家规家训进行学习宣传研究时,我们感觉是多么的适时而又有意义,这对于我们建设现代文明家庭具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个细胞不出问题,整个社会大肌体就会健康强硕。现代家庭也应有自己的家规家训,形成自己的家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应该成为我们时下研究、学习周氏家族的一个动力吧!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