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在修复盗损严重的周氏几处古墓葬时,于打鼓滩周学海墓地,发现了埋藏于地下的“暗碑”和两块凹凸镶嵌的“墓志铭”。虽说暗碑、埋于地下的墓志铭之概念有所耳闻,可亲眼所见还是首次。且此暗碑,是周馥光绪三十二年为其子周学海所立。碑文曰:清故长子资政大夫学海之墓;落款曰:周馥立暗碑。这样的暗碑和墓志铭,在修复同样被毁严重的周馥父母墓时均未发现。其父周光德光绪五年由纸坑山周家迁葬于査桥沈家山,其母叶太夫人光绪六年安葬于历山,均为周馥亲手操持。且其父母墓的墓碑立于墓前,墓志铭也均为明碑,立于墓后。
周学海,字澂之,一字健之,咸丰六年(1856)生于东至纸坑山周家。幼时学习非常用功。光绪十一年(1885)拔为贡生,光绪十四年(1888)秋应乡试,中江南第二十九名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及第,殿试得三甲第十九名,连掇高科,以内阁中书用,分发南河同知,未到任。遵父命回扬州,任河捕同知,所辖淮堤蜿蜒数百里,流经数州县。他任职期间,常常根据父亲治水的经验,裁曲为直,水畅其流,功效明显,被赏戴花翎加二品衔。后任江苏候补道三年。他的人生信念是: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光绪三十年(1904)周馥升署两江总督,周学海回避任浙江候补道,因病体不支,以假还江宁。
周学海一生对仕途比较淡漠,节俭律己少交游,唯好读书,尤喜钻研医学。他博览历代医学名著;广研前贤医案。1891年经其校刊《周氏医学丛书》问世。他还著有《形色外诊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读医随笔》、《伤寒补例》、《内经评文》、《评注史载之方》、《诊脉评脉章句》,汇刻于《周氏医学丛书》内。为一代名中医,所编书籍为后人传用。
周学海于1906年病故于南京,终年51岁,时年周馥70岁,对于这样一个有出息的长子,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其悲痛之情可想而知;加之那时的家境条件也比葬父母时期要殷实,厚葬爱子不难解释。可是,墓碑一般都是后辈为先辈树立,这暗碑怎么是父为子立呢?
近日读周馥著《负暄闲语》“卜葬”中的一段文字,似乎能参悟一二,释此疑惑。
“闻张健亭(注)云,葬时应于棺之四面数尺许埋一界石,刻曰:某人之墓。其墓铭刻成,以石合之,浅埋于墓前。如葬时不及办,迟数月瘗之亦可,此为防千数百年后,有人掘土,见石可止手也。至墓表则竖于墓前,或墓之后、墓之左近,时人皆用眠石而厚者,不用高碑,取其经久不倾。铭、表文皆取详实,不必夸扬。”“惟墓前暗碑、墓旁暗界石,我葬先二代坟皆不知用,至今以为恨(《负暄闲语》“卜葬”)。”(张健亭系清代文学家纪昀之舅,地师。作者注。)
其一:周馥葬父母,“我葬先二代坟皆不知用,至今以为恨。”彼时还不知有此做法,故其父母墓地未见暗碑、界石等。墓志铭也如同立碑一样,立于墓后,未有“以石合之,浅葬于墓前。”
其二:葬学海时,周馥年逾70,已功成名就,虽子孙满堂,相继出息,想必是知己声望应在后辈之上,传世会比后辈久远,以己之名刻以暗碑,是希望“千数百年”后,“有人掘土,见石可止手也。”愿爱子能长眠于此是也。
暗碑:高60cm,宽24 cm,厚12 cm 。暗碑于墓门上向(左侧)地下,面右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