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梅城,我常到东门外一公里的纸坑山周村走走。不为别的,只因为那里有周馥家族的遗存。一是接官厅,一是周氏宗祠的享殿。两栋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构造。可这不是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它建造于一百年前,所用的“洋灰”是中国第一代水泥。它是周氏家族经营管理的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生产的马牌水泥。两栋房屋的构造也有特色。无论是外表,还是内部,檐、柱、梁、枋,以至榫头、卯眼,看上去全是木头穿营而成,没有水泥的痕迹。原来这叫仿木结构。而这种用水泥仿木构造,是载入了建筑史册的。
历史的遗存,是最好的教材。它在向我们叙说着百年之前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些建筑?为什么周氏家族近百年能一代中兴,数代辉煌,历久不衰?
常有朋友探访慕名探访周氏故里。在介绍周氏家族时,我总会说,纸坑山周氏是个“诗教”之家。这个家族很奇怪,在周馥从政,官至两广总督,第二代周学熙兴办实业成为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之后,却要求子弟不再当官,不再经商,从此远离功名,耕读治家,以至造就了以后几代人的学术辉煌。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这个家族高贵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据历史资料记载,迁居纸坑山的周氏一世祖,周繇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名列当时的“咸通十哲”之列,时称“诗禅”。在周氏家谱中,诗书耕读,是赫然写在祖训里的。
近代周氏家族能一代崛起,数代不衰,如果没有家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正月初十,由我倡议,摄影协会和中学生汉服社合作在周村举办了一次创意摄影活动。活动很成功,拍出的照片有历史穿越感。古朴的村庄,陈旧的古建筑,鲜艳的汉服,典雅的少女,两相映衬,不知今夕何年。而少年那凝视的目光,则将我们带向未来。
未来,我们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文明?我们要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居环境?我们活着,需要一个怎样安适的心境?这既是那一群喜欢汉服的少年关注的人文内涵,也是我们摄影爱好者要揭示的主题。这次活动的目的,便是希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人文思考。特别是世居于此的周氏后人。
我们的活动引起了不少村民的围观。看到他们欣喜的面容,我们感受到的则是欣慰。我们还打算,什么时候再在周村表演一次周氏家族经典诗歌联诵,向村民,向孩童,展示周氏家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我想,要让周氏文化精髓活跃在周氏后人的血脉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奉献。
周村的两栋古建筑是传统家族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年久失修,看上去很陈旧,但确很结实。这两栋建筑,多年前也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近一段时间来,我们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在挖掘整理周氏家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周氏文化精髓。徜徉在周村,我常想,周村的两栋建筑,能不能利用起来?在我的想象中,如今堆放杂物的接官厅可以办成周馥纪念馆。在这个纪念馆里,我们办些周氏家族文化展览,向村民,向游客,介绍周氏家族的文化和历史。我甚至想象,可在厅堂里安放一些课桌,将它恢复成当年的书院。我们这些研究周氏家族文化的周姓人和非周姓人,常常到书院里开设讲座,与周氏后人一起研读周氏诗文和历史。以后,再有在外周氏后人回乡寻根问祖,也可以请他们登台和乡亲们作文化和感情交流。我希望这座古老的建筑能活起来,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活在传统文化的复兴之中。我仿佛看到未来,在这栋建筑的门楣上,悬挂着两块斗大的金字匾额,一块是“周馥祠”,一块是“宏毅精舍”。
国家,国家。国与家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千家万户好的家风的传承和发展,国家的繁荣就失去了基础。一位热衷于周氏文化研究的同仁说得好。他说,周氏家族文化不仅是周氏家族的,也是全体东至人的,它使属于所有热爱优秀文化理念的人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作为周馥故里的周村,未来能成为东至人文资源中的一个亮点。当然,我们更希望周村,乃至东至县,未来能走出更多的文化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