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祖德流光 > 周馥办学

周馥办学

张治安 |发布时间:2014/1/11 11:28:49|栏目:祖德流光 |浏览次数: 3804

周馥注重教育,任天津道时,创了天津武备学堂;当直隶布政使时,创了保定大学堂;署两江总督时,设武备政法师范,创办女子学堂;山东为官两载,抓了治水、兴商、办学。

光绪二十七年(1901),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委任周馥之子周学熙为山东大学堂总办,以泺源书院旧址办山东高等学堂,设预科(称正斋)。周馥来鲁后,以泺源书院容量太小,在省城西关外重建新舍,称为山东高等学堂,设本科(专斋);将泺源书院改作师范学堂,修建两堂及常年经费都在整顿税契项下筹拨。将所有通省校士馆,一律裁撤改设初级师范,十府二直隶州都应设立中学堂,府州县书院、义学一律开办高等小学堂。以前各府州办学都苦于难筹经费,周馥与司道等通盘筹计后,在本地芋酒捐及土药亩捐等款内,每年每县酌给贴银300两,府、直隶州加倍,并倡导民捐。以前山东师范少,仅靠保定教法精良,光绪二十九年(1903)5月就派试用道方燕年,选带学生55名送往入学,分速成、长期两班,速成生39名,次年3月毕业;长期16名,留日本肄业归,委托驻日大使杨枢照料约束。还与袁世凯协商,加送45名学生进保定速成师范,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前往入学。另一方面在本省办好师范,考取举贡监生60名,又就各高等学堂中挑取年长学优生20名,一并入堂肄业,聘日本有品学兼优者为教师。将省师范学堂定额为优级240名,初级300名,通过考试录取,大县3至4名,中县2名,小县1至2名,要求每送师范生1名到堂,该州县应岁供银60两,如地方难筹,就由官捐补贴。周还亲自参与数学制度的改革,化迂腐为实用,关心学校的发展情况,同省前后任学政、各司道教习,赴学堂稽核功课,要求学生恪守矩范,学而不厌。

为了加快鲁经济的发展,周馥还创办了一些中专性质的学校。兖州、青州本出蚕丝,然而由于质次缫劣,未能与南丝抗衡,于是在兖州设立农业学堂,青州设立蚕桑学堂,聘请杭州蚕业优等生充当教习,待首班生卒业后再转教各属,让土人渐知师法,改其耕织旧习。还在烟台设毓才学堂,历城设工艺学堂、商会学堂,兴学倡新。

周馥心系家乡,多次为家乡教育的发展献计出力,先后捐万金在邑研经书院设奖学金;捐数千金,扩地建高等小学堂;还捐4000金资助池州中学,让本县诸生有升学之所。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