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视角下的东至周氏家风研究 ——以周馥、周学熙为中心的考察

王朋兵|发布时间:2022/8/17 15:33:09|栏目:家族研究 |浏览次数: 3062

东至周氏家族是安徽地域境内颇具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在其成长历程中文德并举,尤重文化传家,形成了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家风。关于东至周氏家风的基本内涵,今人从周氏家规、家训以及《负暄闲语》中,将其总结提炼为: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这四层内涵凝聚了周氏家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其中,对家国情怀一以贯之的实践精神构成了周氏家风的核心要素。周氏家族子弟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融入社会前进的潮流,这与周氏家风在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中践行并较好地实现家国同向互构的文化构建密不可分。联系该家族发展史看,周馥、周学熙父子是周氏家族基业的奠基者,他们的嘉言懿行深受族中子弟宗仰追慕,亦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周氏家风之源。因此,置于家国情怀视角下考察东至周氏家风,周馥、周学熙父子的言传身教是生动的注脚,并对族中子弟具有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

周馥的勤政爱民与周学熙的实业救国

周氏家风崇尚“培心地”“从正业”,要求族中子弟谋事治生须从“善”心出发,培养心地,力勤正业,做于国于民有益之事。《周氏家规十八条》曰:“幸而出仕,不拘职任大小,当存心君国,廉以律身,仁以治民,严以持己,宽以待众,临事公正明决,斯民有不歌化育者鲜矣。即命运不齐,而安贫乐道,以孝悌教乡人,以仁让化薄俗,亦不愧为成德之君子。其次,或以笔为业,或经营农商诸事,总以忠实存心,勿尚巧薄而损令名”。可见,周氏家族文化主张族中子弟应据各自能力大小及实际处境,始终做到修身与修业的统一。周学熙曾言:“综吾父子,先后在直隶四十年,所办皆惠民之政”。具体而言,周馥、周学熙父子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将周氏家族“培心正业”的价值追求分别付诸勤政爱民、实业救国的实践,为子孙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1.1 周馥的勤政爱民

周馥在《负暄闲语》处事篇中认为:“大凡人存心公正,则虑事详审。先审此事于国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别无流弊否?”他还进一步要求族中子弟,谋事治生并非是为了“一姓之兴亡”,而是为了“生民之生死”,教育子孙要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周馥勤政爱民的从政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周馥是晚清社会的治水专家,在直隶治理海河水系,在山东治理黄河水系,可谓殚精治河,不遗余力,民广受其利。因此,时人盛赞曰:“其功德在民,尤以河工为巨”。周馥治水难能可贵的是,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注重保护百姓利益,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能够俯顺民情、趋应民意、珍惜民力、保护民利。如光绪三年治理滹沱河时,周馥极力反对“改道南行”的方案,主要原因是该方案的实施会极大地损害沿河百姓的利益。可见,“周馥这种‘忍为灾黎惜负薪’的治水精神,正是其惜民护民的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此外,周馥任地方要员期间,在维护民族利益、发展社会经济与社会民生等方面有很多利国惠民的举措。如周馥任山东巡抚期间,经过不懈努力,从德国人手中收回了5处矿产,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利益。任两广总督期间,为兴商利民,改变当时省城街市狭窄的市情,专门开辟新市,此举赢得百姓交口称赞。

周馥曾借古训警示子孙:“做官想到去之日,做人想到死之日,更当留一二好事与人间”。周馥勤政爱民的从政实践正是此格言的生动诠释,同时也为周氏家族“培心正业”的价值取向树立了实践标杆。

1.2 周学熙的实业救国

周学熙在科举仕途上遭阻后,决定寻求“异路功名”,为此弃举业而改习制艺,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志在富民强国。他认为,“今日商战时代,惟实业足以救国,亦惟实业足以利民”。在他的引领下,周氏家族子弟积极参与实业建设,这一时期的周氏家族,“在20世纪上半期,以天津和上海为基地,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实业型家族”。周学熙先后创办了以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矿务局、耀华玻璃公司、华新纺织总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形成了天下闻名的周氏实业集团。在发展北方实业的征途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一,兴办实业极大地促进、维护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兴办实业一时间让北方实业蔚然成风,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周学熙创办实业一贯坚持以维护民族利益为重,如为保全开平矿权,拆穿英国侵略者的阴谋,他拒绝在断送开平矿权的卖约上签字,并一怒之下辞去开平总办一职,此举为后来中国代表团赴伦敦国际法庭,控诉英商霸占开平矿权赢得胜诉创造了条件。其二,兴办实业自觉以民生建设为己任。周学熙曾言:“余素志在利人济物,所办实业,皆为民生”。如光绪三十四年周学熙奉旨进京兴建京师自来水厂,着力解决京城地势高、人口多、用水多、水源不足这一突出民生问题。“这是周学熙‘兴学办厂’,兴办的十几个近代中最直接最实惠于民的一个”。

概言之,周学熙所办实业,从出发点看,“全为贫民谋生计,为社会开风气,毫无个人权利思想”。这样的价值取向不仅直接引导周氏家族实业所创造的财富最终多以慈善济贫的方式回馈社会,更影响到周氏后世子孙对家国关系的处理,尤其是在“家”与“国”发生利益冲突、国家需要时,周氏家族子弟多会选择让家族利益退居其次。

2 周馥的北洋新政与周学熙的家族教育

“清慎开明”是周氏家风的具体内容之一,而最能反映周氏家风与时代共振、体现包容性的,当属其“开明”的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背景下,周馥、周学熙父子出于捍卫家国安全的责任使命,主动接纳西方器物文明,将儒家标榜的济世与投身创办实业、家族建设相结合,引领周氏家族文化“开明”之风气。

2.1 周馥的北洋新政

1901年以前周馥在李鸿章幕府,是“洋务事业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史载,“北洋新政,称盛一时,馥赞画为多”。周馥在参与北洋新政、发展民族实业的实践探索中体现其思想开明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其一,融通、求变,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在洋务派“师夷制夷”方针指引下,周馥参与北洋新政,以融通、求变的态度吸纳西方器物文明,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其经办的实业直接引进了西方先进制造机器、先进技术,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这应视为中国现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创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周馥在新政实践中尤为注重对自身人才的培养。如光绪六年周馥应清政府之命开办北洋电报学堂,聘请外籍教师教授新式课程,该学堂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最早的电报专业人才;周馥在负责筹划建立北洋海军的过程中,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聘请外国武将为教练,课程设置及学堂管理皆由自己亲手制定。周馥实为科举制度的拥趸者,积极鼓励家族子弟争取科举功业,甚至对自己未能科举入仕一直不能释怀,如周馥在《四十自寿九首》诗中就透露了个中信息:“衰宗宅土已千年,父老多情盼日边。不博科名非懒拙,欲留馀庆等儿贤”。但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新式学校问题上,周馥极力主张废科举,提倡新式教育,迎合了当时的主流思潮。为此,周馥主政山东期间积极推进山东教育改革,不仅直接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更促进了山东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质言之,出于家国情怀的执念,周馥投身洋务事业,学习西方器物文明,发展新式教育,试图挽救民族危机,体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地主官僚在时代大潮面前勇于破旧立新、主动接受先进事物的开明思想。在周氏家族发展史上,这种开明思想常以历史发展潮流、社会主流价值、民族大义为风向标,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实践内容,引导周氏子弟与时俱进地实践家国同向互构。

2.2 周学熙的家族教育

周学熙在实业救国的探索实践中,坚持实业与教育紧密结合,极力效法日本兴学办厂,大力发展实业教育,创办了多个实业教育机构,培养各类科技实用人才。后人评价,周学熙实业救国的探索实践,“对华北工业近代化,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这与其思想开明、积极发展实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周学熙开明思想对家族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旧学为本、新学为用兼顾佛学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家学体系。在家族教育方面,周学熙的开明思想主要体现在新学与旧学的教育实践中。晚年的周学熙辞去一切公司职务,专心于后辈的教育。在天津支祠设译学馆,专门教授子弟英文、日文,以便日后子弟谋生之具。周学熙为督促子孙们读书,不仅制定了作息表,还将功课分主课、正课、辅课、余课四门,并附具体课程内容。客观而言,在家族教育方面周学熙对西方科学是持谨慎态度的,教育家族子弟仍偏重于传统儒家“圣贤经书格言”,甚至由于“目睹新思潮之澎湃,旧道德已沦亡,新道德未树立,遂又作复古之想”。这种思想产生的情感基础主要是周学熙基于家国存亡互依、危机荣耀一体的家国情怀,在日见“日寇压境,丑虏横行”的时代环境下,“感觉世变日亟,内乱日深,过去富国强兵之计划,竟不能拯救中国的灭亡”。因此认为道德建设比物质建设更重要,遂希望“以家族单位作为社会基层组织,整顿社会风气”“通过族权方式来进行社会改造。既不能行之于一国,欲先行之于一家”。因之不难理解他在教育子弟过程中关于旧学与新学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今日子弟读书,应分作两期,八至十六岁为通经期,十七岁至二十岁为致用期。……且有此书而后新学、科学有作用,无此书则新学、科学皆为欺人戕身之具”。

概言之,周学熙在家族教育实践中寄寓了自身的济世热忱,并合理体现了周氏“开明”家风之张力:一方面教育引导子孙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儒尚德,读书敦品,恪守“以诗书培其脉,以道德植其基”的根本价值遵循,在家国序列建构中教会了子女爱国报国;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传统、固执一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促成了子女在各个领域成才立业。周氏后世子孙在多个领域的优异表现显然得益于这种家风涵养。

周氏家族的勤俭观与“忠厚慈善”的家风实践

周氏家风将勤俭持家与乐善好施充分地统一起来,不仅以“勤俭”严格要求家族子弟,还以“乐济”强调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将自我行为约束的自律性与为社会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互为贯通。

3.1 周氏家族的勤俭观

周馥、周学熙父子对勤俭有着独特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生活作风、财产观及为人处事方面。在生活作风上,他们视勤俭为持家之根本。周馥主张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余生平遇家事,惟守素节用,淡泊处之而已”,并进一步认为勤俭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成败,“处一家之事在和、在俭”,“富贵之家,苟能世收敦厚,不忘贫贱素风,则后世虽微,尚不遽至大败”。周学熙恪守父训,生活十分勤俭节约,对此有切身的感悟:“窒人亦能助余以勤俭持家,不动祖业,自食其力。所入虽微,总使有余积蓄之,以为后日兴办实业投资之用,故终身衣食无忧。设当年不知撙节,稍事侈糜,后日纵有机缘,亦无从营运”。周学熙告诫子孙:“至尔等生计,听尔等各自努力,但守得勤俭二字到底,天决不绝人之路。若不能勤俭,虽银山金穴,转眼皆空,徒滋孽障耳”。要求子孙杜绝浪费、戒豪侈,摒弃纨绔习气。周氏家族对勤俭的理解还体现在财产观上。周馥比较认同“欧、美两洲人,皆不遗财于子,而赠财于友”的做法,主张薄遗资产于子孙,目的是让子孙能“谨身节用”,力戒奢侈,勤于谋生。周学熙在家产处置上充分实践了周氏家族财产观:除了留足子孙“读书婚嫁之资”外,所余的大部分都捐作善举,不许子孙擅自动用,同时要求子女把每年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

周馥、周学熙父子注重以勤俭砥砺品德,要求子孙保持勤俭作风,避免因奢侈而家道中落,并在家族财富分配、做人、谋生等方面不断丰富实践内涵。勤俭持家本为一个家族内部之建设,当其与乐善好施的社会奉献行为互为生发时,则愈发能够彰显周氏家族勤俭文化的道德底蕴。

3.2 周氏“忠厚慈善”的家风实践

“忠厚慈善”是周氏家风的鲜明特征,周学熙称:“我家历代祖宗,皆以忠厚慈善著称”。周馥、周学熙父子为周氏“忠厚慈善”的家风实践不遗余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周馥在家训中要求子孙“积阴功”“时存利人利物之心”,忠厚勤俭,多行善事;周学熙严明家规:“尔等世守家法,当以慈善为先务”。周学熙曾概述父母及自己一身的善举:“祖父所捐办善举,如黌宫书院以及赈灾等事,不可枚举。祖母慈善尤越寻常,每遇灾赈,至脱簪珥以济之,平日对亲疏族戚之周恤,以月以时以岁皆亲自筹画,节衣缩食,施之惟恐不及;居常刻刻以家乡山多生计维艰为念。我今日所办秋浦农林、积谷、学舍、医院、残老嫠婴恤款等事,皆遵祖母遗命为之”。以此勉励子孙:“尔等嗣后应继述进行,能有力扩充更好,不能亦当谨守已成之局,勿令废弛”。周学熙平生念念不忘的始终是济贫福利事业,甚至晚年辞去各项事务,“专事善举,稍尽天职而已”。周学熙谥号“诚惠”,被世人尊奉为“周诚惠公”,这不失为对其一生慈善济贫、热衷公益最公允的评价。

总之,周济族人、奉献乡梓、热衷公益、回报社会是周馥、周学熙父子“乐济”的主要表现,体现了周氏家族“忠厚慈善”家风实践的主要内容。历代周氏家族子弟始终秉承此优良家风,亦较多付诸热衷慈善的大行德举,反映了周氏家族在宗法、地缘、社会等关系构建中所体现的家国责任使命与担当精神。

总结

良好的家风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在东至周氏家族发展历程中,周馥、周学熙父子通过自身的人生体悟与生活实践,推动周氏家风建设与涵养家国情怀之间的密切互动,概括起来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从血缘关系层面,东至周氏家风在家族宗法系统内注重家庭伦理建设,反映了主体的“恋家情怀”在“家”这一起点上与家国情怀的同向互动。周馥、周学熙父子对子孙的训诫及其形诸家规、家训的约束规制,包含了儒家所倡导的孝、礼、俭、廉、勤、善、慎等基本要义,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显然这是儒家主流价值观深入家族文化的个案表现,籍此形塑族中子弟,教育引导子孙努力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他们父子二人的济世实践不仅为子孙铺平了修齐治平的人生路径,更对子孙起到了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二是从地缘关系层面,周氏家风蕴含了传统文化浓郁的故土观念,这在“乐济”的家族外部行为中有较为充分的表达,反映了主体突破家族之囿在更广的地域空间与家国情怀的实践互动。周馥、周学熙父子以身作则,在家乡建德、天津、北京慈善济贫,并以家法形式严厉子孙多行善事。这种对家园故土的关心、帮助、热爱经过代代传承,一旦融入到周氏子弟的血液之中,则有助于内化为他们思想深处的一种突破时空的守望相助的乡愁情结,伴随着周氏家族的繁衍兴盛,不断引导周氏子孙在各种领域自觉地为他人、国家、社会作贡献。三是从家史与国史关系层面,周氏家风以开明、包容的价值取向,在与时代共振激荡中自觉地融入爱国主义情怀,视家运与国运休戚相关,引领周氏子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捍卫家国安全的责任担当、维护民族利益的治理操劳、关爱社会民生的接力实践等,努力追求、实现国家公共利益,为此,甚至勇于牺牲自我利益。在周氏家族发展史上一直不乏忧国忧民、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英,周馥、周学熙父子显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开明的思想引领家族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之趋势,以爱国主义为精神纽带传扬家风国魂、推进家国同构,因之周氏家族在成长进程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 综合理论教研室  王朋兵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