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今觉(图1)1879年11月1日(阴历九月十八)生于安徽省建德县(今东至县)周家村。名达,原名明达,号今觉,字美权,亦字梅泉,集邮署名今觉,英文名M. D. Chow(米歇尔·达·周)。周今觉是晚清曾先后任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周馥(图2)的长房长孙,晚清进士周学海之子,早年在扬州经营盐业,辛亥革命后举家来上海,几经搬迁,最后定居在原法租界拉都路(今襄阳南路)475号花园洋房里(图3),在上海他主要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经营,1949年2月9日(阴历正月十二)逝世。
图1
图2
图3
周今觉从1923年起对集邮产生兴趣,开始时收集西邮,同年11月周今觉看到邮商陈复祥的《邮声》周刊,经与陈复祥联系后被指点“国人要优先收集国邮”,于是立志大力收集华邮。与此同时,周今觉的邮识也迅增,他集邮方数月,即从1924年元旦起,接连在上海《晶报》上发表以“邮话”为题的集邮文章。
周今觉集邮热情的迅速高涨,使他购买邮票的势头也十分迅猛,他向国内邮商李辉堂、陈复祥、区甘源、朱世杰等购买了大量中国早期邮票。后来,他认为要使集邮走捷径,购买他人的整部邮集要比一枚枚地收集快速得多,于是就注意收购邮集,他购买的第一部邮集是在1924年初购下的英国集邮家施开甲(R.E. Scatchard)的华邮集藏,不过内容比较一般,内中珍罕之品很少。过不多久,周今觉于那年夏天,在施开甲介绍下,购得英国大集邮家勒夫雷司(C.L.Lovelace) 号称世界第一的三巨册华邮藏品,这是一部极为精彩的大邮集,里面珍品如云,光是大龙邮票就有700多枚。此后,周今觉又陆续从国内外邮商或集邮家处充实了许多名贵华邮,如大龙、小龙的有无齿全张, 万寿初版加盖大字长距全套四方连,“华邮四宝”、“民国四珍”等重量级邮票,以及向陈复祥购得来自绵嘉义(Juan Mencarini)的华邮名票“红印花小字当壹元”,和从德铿(A.Diercking)处购下的“临时中立”大全套等等,使他的华邮集藏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周今觉也很注意“客邮”与商埠票的收集, 他较早就收购了寓沪美籍邮商西奥多·薛多尔(Theodore Siddall)的中国商埠票邮集,里面不乏珍罕之品。1928年,又购得英国集邮家倭尔费尔(H.R.Oldfield)著名的商埠票专集中的大部分精品,这使他的商埠邮票已经在集邮界独占鳌头了。如此不几年功夫,周今觉的华邮集藏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其最重要的藏品,即于1927年,在经过了多年的努力追寻后,从极其难缠的费拉尔(R.A.de Villard)遗孀手中,以2500两白银购获的华邮第一大珍品“红印花小一元”四方连邮票孤品(图4),这使他的集藏如虎添翼,一跃而执华邮藏品之牛耳,从而奠定了他华邮大王的地位。
图4
周今觉在这几年中除重点收集中国邮票外,其他中国周边国家的邮票,他也有极富的收藏,如日本邮票,他从1924年起就注意收集,先后从日本与英美邮商处购得许多珍贵的早期邮票,不多时即收集得相当出色。此外,还有暹罗(泰国)、安南(越南)的各种稀有邮票,以及他从巴黎拍卖到的世界邮王费拉里(Philippe von Ferrary)有名的法属印度支那邮集等。另外,周今觉的香港票邮集也相当精彩,拥有全部存世仅三枚的1880年8分暂作5分倒盖票等大量珍贵邮票。
周今觉不仅仅是个集邮家,而且还是一个集邮活动家,在集邮界富于凝聚力。1924年12月13日(阴历十一月十七)与陈复祥、袁醴波、张棣村等人组建“海上邮界联欢会”。是年年底,他加入外籍集邮者组织的“上海邮票会”。不久,他又与陈复祥、叶颂蕃、张承惠、李辉堂等人一起创建集邮组织“中华邮票会”,并于1925年7月11日成立,周今觉任会长。周今觉一向十分注重集邮的学术研究,因此在该会成立后不久即决定出版会刊,他出资出力全心支持会刊,并先后在会刊上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邮学文章,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与学术收获在会刊上发表。“中华邮票会”自1925年10月至1940年11月先后出版《邮乘》(图5)、《邮学月刊》、《邮讯》、《邮典》等四种会刊。1926年,周今觉把《邮乘》这一中国学术水平最高的中英文邮刊推向世界,他将才出版四期的《邮乘》送美国纽约国际集邮展览会(旧称“万国邮票博览会”)参展,与世界各国30多种老牌邮刊同台展示并竞赛,荣获“特别铜牌奖”(图7),成为中国在国际邮展中首次参展并获奖的展品。
图5(梅文藻会士藏品,Collection of Dr.Moy Man Cho FRPSL)
周今觉为推广集邮和鼓励人们收集中国邮票,他经常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集邮。1926年,周今觉应上海美商开洛(Kellogg)广播电台之邀,于当年7月24日下午在该电台做直播演讲,题目是“集邮的趣味与裨益”,他从邮票的诞生讲到集邮之传入中国,从集邮是“游艺之王”以及其储蓄投资作用,说到集邮的意义,同时他也介绍了中国邮票和宣传了中华邮票会,并欢迎大家加入。演讲历时半个小时,取得很大成功,不仅扩大了集邮在我国的影响,也开创了中国集邮家在电台集邮演讲的先河。
周今觉集邮藏品非常丰富,平时注重集邮研究,认真撰写学术论文和编撰邮票专著,并积极创办集邮组织和出版各种集邮刊物,为宣传集邮和提高中国邮票的国际地位不遗余力,遂得到集邮界的广泛认同,并获得“邮王”的美称。周今觉于1927年加入英国伦敦皇家邮学会,并于1931年成为该会的首位中国会士。此外,周今觉从1930年起,还分别被德国柏林、奥地利维也纳、法国巴黎以及美国纽约等地举办的国际邮展聘为董事、赞助人或评判员,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邮展评审员。
进入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时局之不稳定,中华邮票会难于再维持邮会之活动,会刊《邮典》在1940年11月第5期出版后即宣告停刊,会务也随之停顿,曾经叱咤邮坛之中华邮票会在成立15年后黯然消逝。周今觉于1941年身患一场大病,此后一直身体欠佳,加上一度经营失意,因此邮兴渐减,平时深居简出,在家以看书、读报、赋诗消磨时间,较少再涉足邮坛过问邮事。此后数年,周今觉还逐渐变卖了部分邮票藏品,包括在1943年把其含红印花小一元在内的华邮副集让予王纪泽,而最令周今觉郁闷的是在1947年,由于家中急需现金解决镇江法院的一件莫名诉状案,不得不以330两黄金的价格将手中的华邮第一珍邮“红印花小一元”四方连转让给上海著名集邮家郭植芳,周今觉一直为此而深感不快。
周今觉是我外公,我儿时经常随父母去拉都路探望外公外婆(图6),在我十岁上下时,有一天外公突然来了兴致,拉着我的手带我去参观他的邮票藏品。外公的“藏邮室”就在外公拉都路宅第的三楼西客房,房间有30多平方米大,室内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着用柚木特制的邮册架,上面放置着英国Paragon牌子(外公的专用品牌)的贴票册。当年我不懂集邮的事,只是听外公简单地介绍了一些情况,还打开几本邮册给我看,我听过看过也就忘了。坦率讲,那时我只是感觉外公的邮票多得不得了,在房间内到处摆放着,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但那时我还年幼,对邮票尚缺乏真正的感觉,因此还谈不上受到外公多大的熏陶和影响,不过打那次去参观外公“藏邮室”开始,我对集邮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倒是真的。1947年我12岁时进中学读书,由于学校附近有几个集邮商贩,我下课后就经常到这些商贩处观看邮票,逐渐爱上了集邮。外公在知道了我已经开始在收集邮票了,显得十分高兴,大大地鼓励了我一番,并传授了一些基本集邮知识给我。
图6
1948年5月下旬,由当年的交通部邮政总局主办、新光邮票会参加展览的“中国邮票展览会”(又称“上海邮展”)在南京路中国国货公司举行,这是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邮展。不知是受什么因素的触发,长久疏于邮事淡出邮坛的外公,突然想要去看一看展览,于是就在23日下午带上我和一位管家一起去。外公带我这么一个13岁的孩子去参观邮展,是他知道我已经开始集邮而让我去见见世面的。那天,外公本来仅打算“微服出访”,不想惊动任何人,所以和我只静静地观看着展品。正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欣赏展品时,想不到被眼尖的张赓伯发现,他大叫一声“邮王来了!”此一喊,即刻引起了全场轰动。于是,外公在新光邮票会主席理事陈志川的陪同下,在展厅参观、会友、研讨、题词、签名、拍照,前后逗留了2个多小时始离去。此次邮展结束后的第3天,即5月27日晚上,主办方在香港路银行公会餐厅举行晚宴,招待新光邮票会为这次邮展出钱、出力、出品的会员和各著名集邮家,外公也在被邀之列并欣然应邀出席。外公到席时,主办方代表和新光会同仁争前致意,使外公兴奋不已。席间,外公应请即兴发表了关于中国集邮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及如何提高华邮在国际集邮界的声誉和地位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由于外公这几天来过于兴奋和激动,同时也触发他想起近些年来自己的许多烦心事,因而身心受到较大刺激,在晚宴翌日即告中风,虽请名医治疗,但仍缠绵病榻八个多月后,于1949年2月9日(阴历正月十二)与世长辞,享年70岁。
令人欣慰的是“邮王”周今觉一家四代出了5位集邮者,其集邮事业后继有人。周今觉第二代集邮接班人有其二子周煦良(1905-1984),是我国早期邮资明信片的收藏者和研究者;其三子周炜良(1911-1995)(图7),是上海工部书信馆大龙邮票的专家。第三代集邮接班人则有其外孙唐无忌(周今觉七女周稚芙之子,即本文作者,图8),是1981初成立的上海市集邮协会创始人之一,2007年成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2010年选为英国伦敦皇家邮学会会士。第四代集邮接班人则有其曾外孙唐承达(唐无忌之子,图8),曾任上海大学生集邮协会会长,现任拍卖行邮品部经理,国家级邮展评审员。
图7
图8
外公以其宏富的邮票藏品,深邃的学术研究,精湛的集邮著作,认真负责办邮会、出邮刊的精神,以及努力提高和维护中国邮票的国际地位等杰出成就,被我国集邮界誉为“邮王”,这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家族的荣誉,使我一生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外公是我的集邮偶像,他20余年集邮生涯所始终追求的目标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今天回顾周今觉的集邮一生,是要学习他对集邮执着、严谨、勤学、钻研的坚韧不抜精神,以及为集邮事业所作贡献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表达我这个已届耄耋之年的外孙对他由衷的敬爱和深情的思念,同时也期望周今觉的集邮精神能在我国邮坛发扬光大。
(注:转载此文“集邮博物馆”得到了作者唐无忌会士的授权,谢谢唐老!另外,本文的部分资料由吴敏和徐金德两位提供,唐老在此表示感谢!该文刊登在皇家邮学会150周年暨中国年会10周年纪念刊《皇家邮学会在中国》上,也谢谢王剑智会士!)
作者唐无忌会士 (王宏伟会士 摄)
【作者简介】唐无忌,祖籍广东,1935年生于上海,是全国第一个省级集邮协会——上海市集邮协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上海市集邮协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在是上海市集邮协会名誉副会长、荣誉会士、邮展委员会顾问。1947年开始集邮,是中国邮王周今觉外孙,一贯重视集邮学术研究。是中华全国集邮联联合会会士,国家级邮展评审员,英国皇家邮学会会士(FRP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