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弢中青年时代兴实业为报国,渐近老年步入政坛为报国,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事业就是鉴赏收藏古籍文物,成为海内外闻名的鉴赏收藏家,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报国。他从16岁住扬州时起就受家庭的影响开始买书,而迁居天津后,津门竟成了他日后从事收藏古籍文物的发祥地,这也是他自己所从未料想到的。他从政从业之暇,兴趣使然而访同好、会书友、逛书肆、练地摊,依靠自己从事实业所得到的可观的经济收入,凭借自己的过人的鉴赏眼光,在天津这块融汇四方文物的风水宝地上,披沙拣金,广收博采,所藏之物,主要包括善本古籍、敦煌遗书和秦汉玺印。其中,善本古籍是倾尽心力而为之的专项收藏,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使自庄严堪邺架满盈,琳琅满目,以所藏善本古籍量大质精而成为一代私家藏书巨擘。
当年有一个想投靠日本的人,想买来石涛的名画《巢湖图》送给日本人,为了防止中国名画流落异乡,周叔弢先生以一万元的高价收购了《巢湖图》。如今,这幅名画因周叔弢先生所捐,收藏在天津艺术博物馆里。全国解放后,周叔弢先生向国家尽献他的藏书,传为佳话。早在1952年,他就把宋、元、明抄校本书715种,2672册捐给了国家。1954年,他捐给国家中外图书3500册,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1955年,周叔弢捐给国家3100种书,一共22600多册,藏于天津图书馆。1981年,他又将1800余种,9196册善本书和1262件古印玺,200多卷敦煌子卷及名人字画等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分别收藏在天津图书馆和天津艺术博物馆。
周叔弢先生捐献一生收藏的行为受到国家的褒奖和人民的赞赏,但他总是发自肺腑地说:“这些图书文物来自人民,应当还之人民。”
周叔弢先生的故居在天津有两处,一处为桂林路16号,他在这里居住了15年,另一处为睦南道129号,从1954年到1984年周叔弢先生逝世,他在这里共居住了30年。
香港周氏名人
周仪宗长为广东省潮阳市人,在港经商,为人慷慨豪爽,热心公益,乐于为社团服务,乐意帮助贫困乡村兴学,曾于国内多处地方捐资助建学校。现职为:香港湾仔各界协会永远会长、香港五金商业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周氏宗亲总会永远会长等职。
周斌炎,男,1935年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无锡市。现任中国苏州市鸿利机电环保设备制造公司董事长、揽月堂古董钟表商行经理。1952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财经科,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干部大队。历任新疆第一工程公司办公室会计、冶金部新余钢铁公司界水铁矿生产调度员兼计划统计员、苏州市青山白泥矿供销员等职。1969---1992年期间,曾创建阜宁县三灶工矿机电设备厂,任供销员、厂长,阜宁县节能环保设备厂厂长。1993---2003年,投资创办私营企业苏州市鸿利机电研究所,并发展为苏州市鸿利机电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任所长、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此期间曾兼任中国环境报社技术开发部经营主任、总经济师、上海华立环保产业研究所经营所长、总经济师,苏州环保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现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兼教委副主任、高级会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发现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副理事长,、香港周氏宗亲总会(有限公司)永远董事长,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永远荣誉会长,周氏宗亲重修濂溪祖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私营企业协会理事,苏州市经济保卫协会私营专业委员会主任。在科技兴厂(公司)方面曾组织开发出四项国家专利产品,10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厂长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优秀学会工作者,优秀环境科技实业家奖〉等称号。
周厚澄S.B.S太平绅士是阳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有周氏兄弟财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同时亦出任多间公司之董事。周先生一直参与本港的社区事务,现今亦身兼无数公职,包括:荃湾区议会主席、深圳市政协委员、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议员、社区体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市民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潮州商会永远会长,仁济医院顾问局名誉主席、香港公益金名誉副会长、玛嘉烈医院管治委员会委员、汕头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委员会顾问等。
周厚立,男,1967年6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任职公司:中怡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社会兼职: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侨联顾问、汕头市政协委员、汕头市海外联络会副会长、香港元潮阳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名誉会长。
周朝宜先生,社团职任:1.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永远荣誉会长;2.泰国周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3.泰国潮阳同乡会永远名誉理事长;4.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5.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6.泰京天华慈善医院常务会董;7.泰国介寿堂慈善会名誉主席;8.泰京中华赠医所永远名誉理事长;9.泰国华侨互助社.妇女养老院永远名誉董事。商行职别:1.三合攀建筑(大众)有限公司董事长;2.干耶叻地产有限会司董事长;3.波恩大酒店董事长;4.波恩大厦董事长。
周开泉,男,广东省潮阳市第七陂乡人,任职公司:四会市明华澳汉科技有限公司、四会实力连杆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振基博士BBS太平绅士,社会兼职:1.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博士;2.振基电子集团主席;3.东华三院顾问及辛巳年主席;4.民政事务局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主席;5.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委员;6.香港特别行政区太平绅士及铜紫荆星章;7.香港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8.上海复旦大学首届校董;9.香港岭南大学校董;10.香港潮洲商会常务会董;11.广东省政协委员。
周郎酷评古今周氏名人——现代名将篇
来源:周泰的日志
在中国现代,周家将星璀璨,出了不少睥睨一代的名将,他们比起古代周家名将周勃、周亚夫和周瑜丝毫不逊色。
在现代周家名将中,1927年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周文雍是周郎十分佩服的一位。他1928年被捕后在狱中受尽酷刑而坚贞不屈,还在监狱墙壁上写下了“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的不朽诗篇。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女共产党员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这位“刑场上的婚礼”的男主角值得我等后辈永远铭记。
另外两位英年早逝的中共早期名将周逸群和周子昆(新四军副参谋长,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与项英一起被叛徒杀害)同样是周家后人的骄傲。作为贺龙的老部下,周逸群在南昌起义后就当上了师长,三年后又出任工农红军第六军政治委员,第二军团组成后,他任军团政治委员,与贺龙领导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闻名中外的洪湖根据地流传着不少他和贺老总的传奇故事。艰苦卓绝的第一、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不久,周逸群遭国民党军伏击,英勇牺牲,时年35岁。我见过的一幅周逸群的脱帽正装像正气凛然,英气逼人,与周恩来早年东征时的那幅戎装照有的一拼。
抗日名将周保中是周郎此文中不能不提的人物。许多人提起东北抗日联军,首先想到的是名气更大的杨靖宇和赵尚志,而对东北民主联军另外两位创建人和卓越领导者周保中、李兆麟则知之甚少。实际上,1936年以后周保中从第四军军长做到第二路军总指挥,再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和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一直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直到林彪到东北主军以后,周保中仍然做林的副手。可以说,在十多年的抗日生涯中,周保中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言“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将永远回荡在东北大地上。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仅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周家名将就有3人,授予中将军衔的7人,至于少将就多得不好计数了,他们个个都是能征惯战、声名显赫的虎将,其中三位上将是:周士第(时任防空军司令员),周桓(时任沈阳军区政委),周纯全(时任总后勤部政委)。其中又以周士第名气最大。与徐向前和陈赓同为“黄埔一期”高材生的周士第在黄埔时就有“猛将”之誉,南昌起义时又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级将领,是叶挺“铁军”的得力干将。后来周士第追随贺龙,当过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和八路军120师参谋长,解放战争后成为西北野战军的一员悍将,任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著名的“太原战役”。一路下来可谓战功卓著,声威远播,可称得上周家名将中的殿军。
说起现代名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就是曾任红军总政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周恩来。直至今日,周恩来作为军事家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从早年担任黄埔军校总政治部主任并参加东征,到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开始,周恩来的军事生涯一开始就展现出大手笔、大气象。红军时期,他以总政委的身份与朱德一起指挥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长征途中他还是“最高军事三人团”的成员之一,与毛泽东等一起领导红军取得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在解放战争中,身为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参与平津、辽沈、淮海和渡江等战役的筹划指挥,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因此,周恩来是当之无愧的杰出军事家。
周恩来以其卓越贡献、非凡魅力、雄才大略和高尚人格成为最受世人尊重的现代中国伟人。散文家梁衡的名作《大无大有周恩来》是周郎所看到的纪念周恩来的文章中写得最深刻入骨、感人至深的一篇,我读后泪不能止。梁衡说周恩来的惊人之无有六: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老而无怨,去不留言。而这六个“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恰恰是一种大有的境界。周郎对这位周家前辈最敬佩的有几点:一是终生不改其志并为之奋斗一生,我辈凡人要么胸无大志、信仰缺失,要么不能守志、率尔移志,真的有愧先人;二是勤勉不倦,意志超出常人地坚强,据说他每天的工作量大得惊人,通常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我真的想象不出他怎么会有如此超常的精力和意志,这一点后辈如我等就更惭愧了;第三是只为国为民做实事不争官位的为官思想,这一点堪为后人楷模。总之,周恩来是一个千载一遇的伟人,是彪炳中华史册、光耀周家门楣的千古第一贤相和卓越军事家。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周复(国民党中将)、周士第(解放军上将)、周文在(解放军少将)、周伟龙(湘乡籍,国民党中将)、周至柔(国民党一级上将)、周志道(永新籍,国民党中将)、周佛海(原国民党中将)、周振强(原国民党中将)、周恩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逸群(红二军团政委)、周维炯(红—军三师师长)等11人。
在众多周家现代名将中,国民党空军一级上将周至柔算是比较另类的一个。作为陈诚的同学,周至柔是国民党“土木系”(陈诚系)的骨干,是国民政府第一任空军总司令,抗战时任中国空军总指挥,为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直至今日,周至柔仍然是中国空军的一号名将。另外,周至柔侍母甚孝,其母直到93岁高龄才去世,他还披麻带孝,甚为悲哀,颇得世人好评。
以上周郎对现代周家名将作了个大概的梳理,可能是挂一漏万。诸君如想了解周家在当代艺术娱乐界都出了哪些巨星大腕,请期待阅读周郎酷评古今周氏名人——当代艺术娱乐明星篇。
周氏代有人才出
周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源源流长,人数众多。周姓的人们,与其他姓氏的人们一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江山代有才人出。周姓人,从古到今,赫赫有名的不在少数。
一、治事能臣,今世仰归:
周姓政治名人,如:汉朝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并担任御史大夫,以勇于上谏著称。明朝周新担任监察御史,以善于处理疑难案件著称。明朝周忱担任工部右侍郎,推行财政改革大见成效。
二、扶国助均,伫立潮头: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时间地存在着宰相(丞相)和状元。其中,宰相自秦朝诞生,至明代初年消失,周姓人物曾经担任过宰相职务的,有11人。具体而言即西汉的周勃、周亚夫;东汉的周章、周景、周忠;唐代的周允元、周樨;南宋的周必大;明朝的周如磐周道登周延儒。科举制度所产生的状元,周姓共有5人,即南宋的周坦、周震炎、武状元周虎;名代的周旋、周澍、周延儒。
三、儒雅风流,传创文明:
周姓人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过极大的贡献。诗书传家、以文载道是周姓家族的一个显著特点。代表性人物有:
辞赋工美:周兴嗣(约470---5210)东晋文人,撰有《皇帝实录》、《黄德记》、《起居注》、《职仪》等100多卷,并有文集10卷。
丹青高手:周访,京兆(今西安)人。唐代中期画家,所绘的神佛、世俗人物、写真等都有很高造诣,名噪当世。流传作品有:《花仕女图》、《纨扇使女图》、《调琴啜茗图》等
理学宗师:周敦颐(1017---1073),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朝理学开山鼻祖,是周姓家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同时,作为理学的奠基人,他在中国文化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理学大师程颐、程灏(音浩)都是他的弟子。帝王们将他尊为人伦师表,后人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流传作品有:《太极图说》、《通书》。
婉约大家:周邦彦(1056—1121),北宋钱塘(今杭州人),著名词人,他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为蔚,影响深远,为北宋婉约派代表作家。作品有《清真集》(即《玉片词》)。
中原正音:周德清(1274—1324),北宋词人周邦彦之后,他是元朝后期重要的散曲作家和杰出的音韵学家。代表作有《中原音韵》,他提出的“作词十法”影响深远。
工赋消忧:周密(1232—1298)宋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字公瑾,号草窗,原籍济南,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经担任过义乌令。后居住于吴兴(今湖州)、临安府(今杭州)一带。为西湖吟社创始人之一。元朝灭南宋后,经历了失国之痛的周密长年寓于杭州,隐居不仕,终日闭门著述,在文学和诗词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是他的词,格律严谨,字句精美,清丽动人,风格在姜夔(音葵)、吴文英两家之间,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俨然是北宋词坛的领袖人物。他不仅是一个著名的词人,而且擅长作诗,并能书画。周密平生著作很多,流传至今的有《草窗韵语》6卷、《苹洲渔笛谱》2卷、《绝妙好词》7卷、《武林旧事》10卷、《齐东野语》20卷、《浩然斋雅谈》3卷、《云烟过眼录4卷》、《癸辛杂识6卷》、《志雅堂杂钞》1卷、《澄淮录》2卷等。其中《武林旧事》、《东齐野语》、《癸辛杂识》等著作,是我国古代笔记的代表作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红梅传香:周朝俊明朝末期浙江宁波人,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相传他的戏曲作品曾有十余种之多,流传至今的仅有《红梅记》一种,存目的有《香玉人》、李丹记》两种。传奇《红梅记》描述的是裴禹与李慧娘、卢昭容三人之间的感情和婚姻故事。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政文双通:周亮工(1612—1672),江西金溪人,祖籍河南祥符。官至户部右侍郎。他的作品清新自然,重在写实。如《汴上谣》十二首,他在金石书画等方面也很有造诣,以《赖古集》最具代表性。
四、金戈铁马,匡危济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先生的吟唱,似乎犹在耳畔。由周朗赤壁而起的感慨,一直延续到今天。是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时的豪杰早已远逝,永恒的功绩却绵绵不绝。金戈铁马,冲锋陷阵,南征北战,高歌凯旋。周姓的将帅武勇,在历史的烟尘中,横刀立马,叱咤风云,挽狂澜于即倒,救民众于水火,定国安邦,匡危济困,他们是时代的英雄。赤壁扬名,有我周瑜;自新取义,当属周处;定乱成仁,乃有周汜;中兴名将,大名周访;逆风而进,是周文育;割据郎州,是周行蓬;寒微名将,名叫周迪。其中当属周瑜最为著名,他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小说《三国演义》对他的事迹作了生动的描述。
五、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经受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君主腐败,奸臣当道,社会黑暗,外敌入侵,都曾带给我们痛苦的记忆。而在低回、喑哑中,总有一股强音直插云霄,催人奋进。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扑汤蹈火,虽死不辞。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他们是国家之灵,民族之魂,是中国的脊梁。周姓的忠勇英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歌。
反抗宦官,明朝周顺昌大义凛然,不惧魏忠贤,慷慨悲歌,挺身扑死,崇祯皇帝即位后,尽诛奸党,为其平反昭雪。
巾帼英雄,清朝周秀英,练就“开四门”刀法,与父周立春参加上海小刀会起义,成为女将军,勇斗清军、法军,名震中外,最后突围被俘,壮烈牺牲,名垂青史。
六、巧思妙想,亦显丰姿
社会发展的永恒要求,是生产力的进步,而科学技术则是第一生产力。周姓人物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著名科技人物有:元朝地理学家周达观,著《真腊风土记》名扬中外。宋朝天文学家周综,著《皇佑星表》,对天文历法贡献突出。另外还有北宋科学家周克明、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元代航海家周致中、明代医学家周慎斋、明代名医周庚、清代医学家周扬俊、周学霆、周学海等,他们都是周姓科技群星的代表人物。
七、近代和现代周姓著名人物
代表有:东至周氏,清代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以实业兴家的周馥及其家族。
绍兴周氏,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家族,为汝南周氏周敦颐的后裔。在这一家族中,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其中最杰出的当属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和鲁迅(原名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鲁迅、周恩来分别是周硕颐的32世孙和33世孙。
洪洞大槐树的记忆:揭秘明朝初年的人口大迁徙
"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自明朝以来,这首民谣就一直在我国各地民间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广泛流传,甚至在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中也时常可以听到。洪洞县大槐树之所以成了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是因为它承载着先人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和顾盼。同时,民谣中又分明流露出发生在明朝初年那场大规模移民运动中的血泪情别。
明朝建立,因中原地区之间连繁战争。土地大片荒芜,而山西霍州管辖的洪洞,位于汾河中游,土地肥沃,百姓富饶。于是,朱元璋下令将山西民众外迁。从洪武六年(1373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政府先后十八次组织民众迁徙。据资料,从山西洪洞走出来的移民,几乎囊括了中华所有姓氏。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00余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余县(市)。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9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4县(市),广西1县。
大明中期内阁首辅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高魁,成化年间举人,官工部虞衡司郎中。父亲高尚贤,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任山东按察司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至光禄寺少卿。高老庄是新郑高姓从山西迁来时最早居住的地方,后来人口繁衍,不断迁徙到其他地方,这个村庄因此被称为“高老庄”。如今,每到清明和阴历十月初一,周围的高姓都回高老庄,带着肉、馍,到祖坟上烧香祭祀。这个村庄如今有3000多口人,大部分姓高,都是一个大家族的。有家谱记载,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辈分,由于岁月悠久,同龄人相差三四辈儿,甚至五六辈儿,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新郑地方史志中,没有留下高姓前几代的记载,可以粗略了解到的是,经几代人的努力,高姓移民逐渐富足起来,走上了读书做官的道路。高拱出生时,他的家庭已可称官宦世家。高拱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三,他的几个兄弟,后来都很有出息。大哥高捷进士出身,先后任兖州知州、山西按察副使,还曾受命抵御倭寇,立下不凡的战功;二哥高掇习武出身,任武略将军金吾卫千户。这个家庭最出色的人物,无疑是高拱。他生而相貌奇特,“五岁擅对偶,八岁诵千言”。嘉靖七年(1528年),年仅17岁的高拱参加河南省的乡试,获得了那年乡试的第一名。从举人到进士,高拱走了整整13年。这样一再地“复读”,无疑是种心理上的折磨,但也许应了那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许这段经历,为高拱潜心学问,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考中进士后,他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继续攻读。“毕业后”,高拱被留在翰林院,担任翰林院编修。十年后,他已是满腹才学之士。此时裕王(后来的隆庆皇帝)出阁读书,高拱被选为讲官,从此与裕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的苦读,终于为高拱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通往最高权力的大门。
而金梅所属的新密周氏原为鲁人,宋居湖南道州,元居山西之洪洞,明洪武三年至永乐二年奉旨先后经七次迁移至密县(先在洧水南涯盘踞,而现代吾辈先祖禄公入居密县之崔家沟,周岗业已20余代矣!),汜水,郑州,荥阳,巩县等地,渐次繁衍开来,迄今500余年矣。至大清乾隆,道光,宣统,民国和公元1993年曾组织了五次大的续修家谱工作!至于我们苟堂石庙周氏由太祖之父周宗昌开始业医为生,经由太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至吾辈已逾七世,医技超群,多有著述,生生不灭,可谓奇迹!
一亿人的故乡
中国古代的移民活动自史前时期起,就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其中既有自发的,也有被迫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明朝初年的移民活动自明太祖朱元璋起,经建文帝、明成祖,历时五十余年,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史所罕见。当时的移民可分为以经济为主的移民和以政治、军事为主的移民。以政治、军事为宗旨的移民活动,主要指明朝初年朱元璋强迁苏、松、嘉、湖地区的富户于其龙兴之地濠州和龙居之地南京,以及明军攻克大都后,为加强该地的军事实力,将山西或山后地区大量的民户迁徙至居庸关以南和北平地区。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尽快使新迁之都北平繁荣起来,又将江南地区大量的富户和工商业者强行迁至北平。明朝初年,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为宗旨的经济移民活动,则以山西的大槐树移民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计划性也最强。这种移民活动,从洪武二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前后共计十八次之多,移民总人口超过百万人,迁民地区涉及今天的十八个省市的五百余县市。
历史上次数众多、规模不等的移民活动,为后人留下了程度不同的文化遗产。史前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同宗共祖的民族认同感;西周初年的殖民性移民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西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促进了当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环。但综观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历次移民活动,没有任何一次能比明朝初年的那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留下的烙印更深刻。那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成了现今一亿多华夏子孙心目中故乡的象征,成了他们萦回梦里的精神家园。
民俗学上的痕迹
明朝强制性的山西移民活动开始后,每次移民的规模都很大,动辄数千民户,甚至万余户。当时山西移民主要来源于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见《明史食货志一》),即以今天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为移民的集散地,而位于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的洪洞县自然就成了重要的移民集散中心之一。当时官府在洪洞县城北的广济寺(建于唐贞观年间)设局住员,负责给集中起来的移民编号发放"凭照川资",之后移民们便由此散奔向冀、鲁、豫、皖各地的不归之路。广济寺旁曾是宽广的驿道,驿道边有一棵长势茂盛的大槐树,因位于空旷的汾河滩上,老鸹便在树冠上垒起了舒适的巢窝。根据史料记载,移民活动大都选择在农闲的晚秋时节进行,而此时的槐树叶已经凋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冠和那醒目的老鸹窝。栖息于树杈间的老鸹,在萧瑟的秋风中不时发出声声哀鸣。被迫登上不归之路的移民们,一步三回首,渐行渐远,遥望着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不禁潸然泪下,依依惜别。天长日久,岁月无情地冲刷去了寄居他乡的山西移民们对故土几乎所有的记忆,只有那临别之时的大槐树和老鸹窝还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心头。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了在移民群体中唯一广为流传的故乡的故事,成了他们思念故土之情的排解物,进而变成了故土的象征性符号,深深地融进了移民后裔们的血脉中。
大量山西移民到达迁居地后,在当地官员的监督下,以屯、营为基本单位定居下来。为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政府向他们免费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减免赋税,耕地由政府根据丁口的数量统一划拨,或五十亩,或八十亩,许多地方甚至规定"迁民附籍,任其开垦,亩数无定额"。如洪武三十五年,就对迁往北平各地的民户"给钞,使置牛具、种子,五年内免征其税"(以上见《明太祖实录》)。朱元璋还于河南设置了司农司专门负责移民垦田的管理工作,规定凡农民及移民开荒,均归开荒者作为永业。明太祖还责成地方官员发放耕牛、种子给流民、移民,以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迁入地,据《明史》、《明实录》及大量家谱、碑文记载,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北京等地,少量分散于今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朱元璋的家乡安徽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战场,又是水、旱、蝗灾的频发地区。朱元璋起兵于此,转战江苏、湖北十余年,与元军及张士诚、陈友谅部反复争夺、殊死拼杀,造成了当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破荒凉局面。因此,明初移民,朱元璋首先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朱元璋称帝不久,就曾将太湖流域的数千民户强行迁入他的家乡(《明史食货志一》)。
洪武九年十一月,又"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见《明史太祖本纪二》),目的是尽快让他的家乡繁荣起来。河南地区的移民以洪武年间迁入者居多,永乐年间次之。据方志、家谱、碑文资料统计,移民中有95%以上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如河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河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营"。从河南地区移民的分布情况来看,多处于黄河和淮河流域,这一地区因元末天灾人祸而人烟凋蔽。河北、北京地区的移民,据家谱、碑文等资料分析,大多是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入的,这与该地区"靖难之役"期间战乱破坏严重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儒家伦理又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因此可以断定,明初的移民是由政府强制性实施的,移民半路逃亡的事件经常发生。为防止移民的逃亡,移民官员想出了种种办法,如砸碎移民们的小脚指甲、用绳索捆绑等,这些民俗学上也有反映。据说凡大槐树移民的后裔,在生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双脚的小脚指甲是复合型的。之所以如此,民间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当时官员们为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就强行脱下他们的鞋子,在他们的小脚指甲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伤愈之后,移民们的小脚指甲就变成了复合型的了;另一说为当时政府规定家有两子以上的民户,除留下小儿子外,其余的儿子都必须迁出。生离死别之际,母亲为将来寻找儿子方便,便将被迁徙儿子们的小脚指甲都咬成了两瓣作为标记。这种生理特征,作为大槐树移民的遗传基因,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官兵们在押送移民过程中,为防止移民逃跑,还强行将他们的双手反绑在身后,并用长绳索连成一串。由于长期的被押解生活,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背着双手走路的习惯,而他们的后代也在耳濡目染中沿袭了这一生活习俗。押解途中,人们的大小便都要请求押解官员解开被绑着的双手才能完成,于是一有人喊"解手",人们就知道行进队伍中有人要大小便了。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移民群体中"大小便"的特殊代名词。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如,据家谱资料统计,山东境内的广饶陈官乡古氏与昌乐朱刘镇古氏、寿光田马乡古氏、五莲县古氏等,均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
梦里萦回千百度
明初持续五十余年的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血泪,除在移民群体和他们的后裔中留下了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理特征外,这一举措确实对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安定社会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移民活动,首先使移民地区的人口在短期内大量增加,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如河南地区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总数约为191.3万,到弘治四年(1491)迅速增加到约436万人。其次是耕地面积大量增加,至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的垦田总数已达850万顷,比洪武元年增加了四倍。由于劳动人手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全国的粮食产量和田赋总额不断提高。如洪武十八年,全国的田赋总额约2081万石,到洪武二十六年,则猛增为3278.98万石。可以说,移民政策的强制实施,客观上缓和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永乐、宣德时期明朝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的广济寺和大槐树,早已被不断泛滥的汾河洪水席卷得杳无踪影了。但作为故乡符号的大槐树及老鸹窝,却永远地沉淀在了那些移民后裔的记忆深层。自明初至今,民间自发的修订家谱、宗谱活动从来就无暇顾及官方三令五申的禁令,盛行不衰,移民们及其后裔在新的故乡另立族谱,他们每每把家族的源头追溯到那"梦里萦回千百度"的大槐树和老鸹窝。辛亥革命爆发后,三民主义唤醒了广大民众的自觉意识,激发了人们寻根问祖的热情。从专制桎梏中解脱出来的那些洪洞移民的后裔们,非常渴望能找到山西故里仍然健在的亲人,在他们中间悄然掀起了一股寻根祭宗的风潮。一些在移民后裔相对集中地区为官的洪洞籍官员,因为同宗共族的缘故,受到了移民后裔的热情礼遇。有感于此,1914年,曾经在山东等地为官的洪洞人景大启、刘子林等人倡议募捐,于古大槐树东旁同根孽生出的第二代古槐处筹建了古大槐树遗址,并竖碑立碣、组织人编修《古大槐树志》。20世纪80年代后,以大槐树移民遗址为载体的寻根问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自1991年起,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要在大槐树下举行隆重的寻根问宗文化活动,大槐树移民后裔们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虔诚地来到大槐树下,追忆那曾经梦中的情景,这里成了数以亿计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宗的圣地。这种挥之不去的"同宗共族,天下一家"大槐树情节,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槐树,根深叶茂。祖先对你饱含情深,把你作为情别家乡的标志。前道影壁后由崔秀峰著的《古大槐树赋》,道出移民后裔钟情大槐树的心声。大槐树,移民后裔向往之树。围绕大槐树建造的大槐树公园,可谓古今中外名人荟萃,文化履痕触目可观。楹联“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共同的树,共同的根,共同的生理“骈甲”,把我们移民的后裔联结。而今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布华夏大地。几千个县市及港、澳、台和海外。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现在,骈甲似乎不再是辨别是否移民后裔的主要标志。但槐树情依旧,鹳窝恋仍在。大家仍然记忆苍郁的老槐和纷飞的老鹳。
在寻根祭祖堂,大槐树公园管理会把五百多个姓氏编号按供橱排列。诺大的房间,十个供厨满满,每个供橱都供奉不同的姓氏。穿仪门,过牌坊,至大槐树遗址处。古槐树“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下乃南北通贯之官道。旁有一广济寺。大槐树的东旁同根孽生第二代槐树。二代槐树已有400年历史。为满足移民后裔之瞻仰,洪洞县政府在古槐遗址修建祠堂,并题楹联。“开疆拓土筚路蓝缕居山野,报本溯源铭功昭德兴中华。”楹联极有大气。上联讲我移民先祖开拓疆土,不畏辛苦之决心。下联称颂后裔报祖德而为中华腾飞而献身。槐树遗址祠堂烟香袅绕。前来者都毕恭毕敬供上虔诚的香。遗址处过一门,则是殖民遗风园。大槐树离我们远去。但其树根,却供奉该园。粗壮的树根,褚褐的树根,是否正宗的移民时的古槐老根已无关紧要。人们所寻求的是根的气氛。诸多游客,面根而礼,虔敬上香。年老者抚摸久历风霜的根,眼眶掉深情的泪。中年者毕恭献香,献上一份虔诚的敬意。身随妈妈的儿子,听母亲讲那一代又一代流传的大槐树根的故事。他们面对的,就是鲜活的、梦寐的寻根教材。根的概念,昔年是模糊的、暗淡的、朦胧的。而现在,真正的放置你的面前,让你供奉,你的心情如何?
历史如汾水,涛然而逝。但大槐树若磐石,被后世永久镌刻于晋南大地。“问我先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公园里,槐树的氛围让拜谒者产生无限眷恋。明代民俗展,我们祖先移民前后使用的耧、犁、铁耙、推物坐幼儿的洪车、官府用的铁轮车、汾河滩一片老鹳的模型。无不勾出后人对六百余年前移民的回忆。时空仿佛倒回。祖先拖儿携物,官军逼迫,背井离乡的苦难移民状好像又现至面前。滔滔汾河水,魏峨太行山。先祖将晋地的勤劳带向豫、冀,把中华的文化带到鲁、皖。洪洞大槐树,亲历目睹所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