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轶事史话 > 袁世凯初上台喜得奇才

袁世凯初上台喜得奇才

宋路霞 |发布时间:2014/1/10 14:56:55|栏目:轶事史话 |浏览次数: 1778

1900年庚子之祸以后,李鸿章于临终口授遗嘱中,保荐了“拳乱”中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袁世凯认为环顾宇内 人才,无有出袁世凯之右者”(《袁世凯家族》),荐其继任自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于是袁世凯于1901年11月7日,即李鸿章去世的当日,被清廷任命为署理(代理)直隶总督(辖河北、辽宁、山东),兼充北洋大臣,而李鸿章的老部下周馥,于半年后入驻袁世凯的旧衙门,任山东巡抚,两年后调任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关系全局、朝廷时时倚为右臂的地位,可以说,所有令朝廷最最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对外交涉,往往派到这个总督之首的头上,与那些专以清谈为能事的京官大有不同。但袁世凯上任之初,并非面临着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而是面临了庚子糜烂之后,八国联军应退兵而未退兵、两宫皇太后要回銮而未回銮,京城里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烂摊子,甚至他的北洋大臣的衙门,还在八国联军手里,作为“天津地区的临时政府”(简称T·P·G)仍在发号施令。尤为狼狈的是库府荡然,财政匮乏,何况战乱之后,还要担负巨额的庚子赔款,致使“财币为溢,利源内竭,民生困弊,物力日艰”。而“银钱荒乏”又使得私钱泛滥,物价沸腾,商贾裹足,甚至连老佛爷将要回京,大队人马的安顿费,一时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出。
然而老袁的运气还算不错,正当其欲履时艰、雄视天下的时候,周家已为他准备好了一个得力助手—他很快看中了周馥家的老四周学熙,立马要他出来为朝廷兴工商、办实业、掌财政,而迫在眉睫的是主持银元局,鼓铸铜元,以解钱荒。
那时周学熙在天津实业界已露出头角了。一来他眼睁睁看着两个哥哥已功名在手,而他则一再科场困顿,至此已心灰意懒,对科举失去了兴趣;二来他已是五个女儿一个儿子的父亲了,科举之路走不成,总得再另出一辙呀;三来适逢有人来为其算命,认为他攻科举未必能成,而“当以异路功名发达”(《周止庵先生自叙年谱》),这就等于说,他除了办实业,别无选择!
于是其父亲就与亲家张燕谋(张翼)商量,能否为老四寻个事情做做,因为张燕谋时任清廷北方的大型企业开平矿务局总办,而开平矿务局是周馥当年呈请李鸿章同意,才拨款开办的实业之一。张燕谋出任总办,还是醇亲王府作的内线。张燕谋亦爽快,委任周学熙任该局上海分局的监察,驻上海,而往来温州、厦门、汕头、福州、澳门、广东察看销路,尽管最初月薪仅60元(他只留10元零用,余全寄回家里,由其妻安排家用),他仍昕夕在公,勤于职守,业绩突出,第二年就被当时的(1898年)北洋大臣裕禄提升为会办(副经理),不久又升为总办(经理),而张燕谋升任矿务督办。
这期间,周学熙有两件事情令世人刮目相看,一是举世震惊的开平煤矿的矿权问题。
“拳乱”期间,确有不少中国的企业,为免遭八国联军的蹂躏,暂时挂上了外国旗,与洋人们商量好,这是为了一时避难的,候事平后即可恢复正常。开平煤矿地处华北,形势确乎可危,总办张燕谋为保全矿产计,派洋人德璀琳 (原天津海关税务司,李鸿章的洋幕僚之一)与时任开平矿务局矿师的胡华(即胡佛,30年后出任美国第31届总统)签订了由英商接办的契约,打出了英国人的旗子,出卖了矿权。周学熙当时就认为此议不妥,将来要想收回矿权,于法律上毫无保证,于是拒不签字,与上司兼长辈唱起了反调,最后愤然辞去了总办的职务,与矿局脱离了关系。开平矿务公司归英商后由胡华担任总办,中国人不得过问。后来事实不出周之所料,当初签约容易而毁约就难了。庚子后英方翻脸不认账了,而国内舆论哗然(至今仍是近代史上耻辱 的一笔),朝廷自然拿张氏是问。张氏为此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他周某的远见卓识就自有公论了。
第二件是在唐山的创举。当年的唐山细棉土厂(即水泥厂),原是由李鸿章委派唐廷枢(景星)于1886年创办 的 。唐是广东人,在唐山设厂制洋灰(水泥),原料竟取自于广东,用开平煤矿的船南料北运,成本高自不在话下,同时采用的窑磨又太陈旧,造灰不甚得法,亏本日甚,几年后不得已只好关门停产。周学熙得知后,决心重新试办。他找来德国技师昆德,取唐山附近的粘土、石灰进行化验,研究制造,七捣鼓八捣鼓居然被他们试制成功了!结果证明根本用不着舍近求远,唐山一带的粘土、石灰加上合理的配制和工艺,就能制出上等的水泥!这一成功又使得周学熙名声大噪,于是呈文上去,由直隶总督责成开平煤矿垫款,重新开发!
如此能人老袁岂能放过!

1902年兵燹之后,袁世凯从山东经天津去保定赴任,在天津嘱周学熙为之创办造币厂,鼓铸铜元。周氏环顾再三,设备仅有原东局子修械厂烬余之零星部件,以及旧存上海的锈蚀的残缺之件,他据此日以继夜地招募工匠,精心谋划,改旧创新,仅3个月,天津三河口金钢桥一带大悲院(寺庙)的废墟上,一座新的造币厂就诞生了。等到袁氏再到天津,新铜元已输向市场了。老厂每日出钱33万枚,后来新厂又翻倍,工商遂赖以接济,物价趋平,人心才大定。袁世凯诧其神速,因向来开办机厂者,没有如此神速的,何况又在兵燹烬余的情况下,不能不叹为奇才。周氏“故蒙袁公深赏,遂逢知遇,叠绾要差” (《周止庵先生自叙年谱》)。此为周氏入幕袁宫保之始。



Copyright © 2019-2023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6014160号

微信公众号

地址:东至县市民文化中心二楼      电话:0566-3321087      技术支持:池州企速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447号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